第七十一章 宣世


 【汉宣帝时期,如果你翻开这时的史书,会发现每一年大汉都在干大事,其文治武功位居西汉巅峰。 

 本始二年,宣帝发兵助乌孙军队击败匈奴。 

 本始三年,汉朝率乌孙军队大胜匈奴。 

 本始四年,设置常平仓以灾时赈济平贷灾民、贫民,减少宫廷馔膳、屠工和乐工,使其参加农业。 

 地节二年,完善议政制度和选官治吏以及设立考核制。 

 地节四年,减免赋税,降低盐价,改革刑法。 

 元康元年,减免天下徭役。 

 元康二年,改名以避免百姓避讳。 

 元康三年,赐天下孤寡及老者衣食。 

 元康四年,巡行于天下,慰问鳏寡,览观风俗民情,察看吏治得失,发现与举荐品学兼优的人。 

 神爵元年,减免田租,攻打西羌。 

 神爵二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收西域三十六国之土纳汉。 

 神爵四年,万国来朝。 

 五凤二年,再次减免天下赋税,匈奴归降...... 

 ...... 

 ...... 

 翻开宣帝的本纪,各位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宣帝除了打仗,就是游玩和巡行,要么就是封赏和减税。 

 就好像轻轻松松治理了大汉的江山,就好像昭宣盛世的功劳他只是继承昭帝和霍光的功劳一样,完全没做什么大行动。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老子曾经在道德经里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 

 我们之所以感到宣帝时期的各种军政民生大事,总有一种很平淡的感觉。 

 其实这恰恰就突出了宣帝的卓越治政能力。 

 正因为这看似的平淡,才让人很容易忽视掉宣帝本人的才能。 

 我们现代才会有史学家说,很多人都忽略了汉宣帝,但汉宣帝无疑是西汉时期最有能力的皇帝,甚至在华夏史上,足以排名前列的统治者。 

 总的来说,汉宣帝时期,励精图治,将大汉王朝的综合实力推向顶峰,此时汉朝经济最为繁荣,国力最为昌盛,疆域最为辽阔。 

 综合国力在当时一骑绝尘,无国可比。 

 同时汉宣帝还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天山南北成为了帝国牧场。 

 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四夷亲和,实现了真正的辉煌盛世。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