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为什么开元是盛世(第3页)

 洪武三年的一文钱和现在的一文钱能买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到了那位海大人时,现在的俸禄也许就不够了。” 

 听到儿子的分析,老朱也是渐渐的冷静了下来。 

 但嘴里还是嘟囔道:“都是那群奸商!” 

 李善长主动道:“上位,像我等公爵之国勋尚能自补,正如太子殿下所言,日久之后,普通官员应是难以养活一家。” 

 朱元璋这个人就是这样,总喜欢以自已的标准来固执的要求天下,以小农的视角来规划国家。 

 殊不知,这只是种种束缚罢了。 

 老朱哼哼一声,道:“咱知道了。” 

 但心里却没有因为后来的话题的打岔,就忘记了那一句明朝士大夫群体个个豪富,隐瞒人口和田产。 

 这群天杀的读书人,欺我淮左布衣? 

 【我们话归正题,唐朝之前中原主要是以小麦种植为主。 

 北方嘛,种植小麦。 

 而就是李隆基登基之后,开始在中原大规模的推广水稻,所以后来推广开来之后,此事也被称为“水稻北上”。 

 当时唐朝的水稻甚至种植到了幽燕之地,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京畿一带。 

 水稻北上,让北方人也养成了吃稻米的习惯,唐朝北方诸道都推广种植了水稻。 

 除此之外,李隆基上位后,搞了各种各样的水利设施,改革农业种植方法、发明推广新的农业生产工具,例如去曲辕犁、翻车、筒车等,这些都使农业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快快快,书记官,画师,人在哪?快临慕下来!” 

 天幕给出了唐玄宗时期各种推广的新农具的图样,这些有着敏锐的眼光的统治者们,自然知道这些新农具的作用。 

 于是乎,开元前的皇帝们都在火急火燎的记录临慕天幕上的农具。 

 这些生产工具要是能在本朝推广起来,朕/本官是否也能青史留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