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家祭勿忘告乃翁


 长孙皇后轻声道:“陛下何故揽百年之责于自已?” 

 李世民不语,他已经被天幕的批判给影响到了情绪,难道已经沿用了数百年的和亲政策完全不适了吗? 

 这一刻他想起来了后世那个刚毅为称的大明。 

 二凤内心苦涩,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带着疲惫哑声道:“克明,后世的生产资料、增值品等这些词,我们后面还是应当议上一议。” 

 杜如晦点头表示记下。 

 “如今才贞观三年,那吐蕃还未彻底发迹,当应尽早察吐蕃之迹,提早灭之!” 

 众臣遵旨。 

 我李世民只是当了皇帝后不想打消耗国力、动员民力的战争,并不代表我不会打仗、畏惧战争啊! 

 心底强压下难过的情绪,二凤将自已的注意力再次移到了天幕上。 

 但他的心底还是记住了天幕后世发生的情况。 

 原本将倭国提上大唐的议程,只是为了银山罢了。 

 现在一想到是倭国发展的起源居然是得到了大唐的相助,如此恩将仇报背信弃义之国,天可汗怎么能忍! 

 如今的大唐难才多少人口,那小小的倭国居然在后世造成了几乎大唐全部人口的伤亡。 

 可杀可灭! 

 李二内心的那把火在心底深处,燃烧了起来,且会越来越旺盛。 

 大明 

 “如今看来,无论是海禁还是关禁,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啊!”朱标轻声道。 

 ”国家的繁荣并不是全靠农业的支撑,天幕所说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里面需要各行各业齐开花的。“ 

 老朱颔首,但还是说:“全部开关边防压力巨大,增加咱大明的负担,这也是不行的。” 

 “李善长,你们尚书省拿出个章程来,该开那些海关和边关促进商贸繁荣,让大明的百姓过得更好,让朝廷财政收入更多。” 

 李善长领旨。 

 朱标笑着道:“父皇英明!开关一事确实不能太急切,不但突然增加一笔不小的边防资金,还容易如天幕所讲的那样,让外族的间谍潜入我大明,偷走我大明的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