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安史之变的前奏


 天幕又一次播放了盛世长安的繁荣气象。 

 再次引起了各朝古人的惊叹,尤其是那些正生活于乱世之中的人们。 

 【开元盛世,也有如同康乾盛世、武昭宣盛世、永宣盛世那样的名称,即太玄盛世。 

 太玄盛世的转折点我们都知道是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变。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河东都护府二十万边军起家,号讨逆国贼杨国忠为旗,从大唐的边镇范阳起兵造反。 

 他率领各族骑兵、步兵十五万,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前进六十里。 

 天下太平的日子长了,人们不懂战争,听到安禄山叛乱爆发,朝廷一片动荡惧怕。宫廷警卫部队都是由集市商贩组成的,只得打开皇家仓库拿出绫罗绸缎招募兵卒。 

 常年的内陆安定,使得大唐将精锐都布置在了边境、西域前线、险要关卡。 

 九州之地从贞观年间,已经百年未有战争了。 

 而安禄山所率领的叛军本就是一部忠诚于大唐、常年厮杀于前线的边防精锐。 

 这一场战争,直接毁掉了大唐的盛世、直接打断了这个民族的脊梁。 

 这一场战争的破坏性是极其深远的。 

 可以说从安史之乱后,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变成了尚文,外向的大略方针逐渐转变为了内敛。 

 向外开拓的脚步也从这里戛然而止,起自于上古三皇五帝时期的华夏民族,从三川之地起家,到泱泱华夏大国之路的开拓,也在此戛然而止。 

 从此之后的历代王朝,皆是以文抑武、克武,对外以和平为主,以收复汉唐故土为主。 

 很多人都在痛惜安史之乱带来的国家丧乱、社会风气转变和历史悲剧。 

 然而,这一场动乱却并不是能由一个人的力量所发动的。】 

 “百年盛世毁于一旦啊!”杜如晦感慨道。 

 “我大唐竟也如那大明一般,百年积累,一朝丧尽。” 

 “只是,朕也没想到,我大唐之丧乱居然给后世带来了这么大的影响。” 

 李世民攥紧了拳头,拧着眉头道。 

 “大家可是在自责乎?礼记中曾有言不迁于祖宗。 

 说的便是后人自已过得差了,认为是祖宗留下的祸根这是不正确的。 

 后人应该自强、追赶祖宗而不是抱怨!” 

 长孙无忌真诚的安慰道。 

 “话虽如此,但祸根终究是在大唐留下的啊!”二凤叹气,神色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