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粮食产量前十名!(第3页)
“天要亡我大魏吴......大吴也?”
“看来中原之地无论古今,都是我诸夏的菁华之地。”杜如晦道。
“是啊,我诸夏文明源于此,自古以来中原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俗话讲得中原者得天下,所言不虚啊!”房玄龄感叹一声,接着老杜的话道。
“浅算了一下,这中原省在后世一年的产量比的上我贞观全国几年的产量。这其中定有什么奥妙之机存在!我大唐绝不能有所松懈,还要从这天幕中学习后世种植之法许多呀!”杜如晦掐着指头,在心里简单的盘算后郑重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随即道:“中原都已经如此高产富庶了,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但却只能屈居第二,真不知道,第一又是何处啊!”
众臣这时才想到,中原居然才排第二!
这时,丝毫不震惊于中原排前面,又惊讶于中原比现在的产量的古人们,也逐渐回神反应了过来,那就是中原居然才排第二,那么第一又是何方神圣?
【第一名:松江省,产量7788.2万吨。】
大晋众人皆惊,这松江省到底是何地,竟有如此产量?
“诸位爱卿,可有人知晓这松江省位于何处?”司马衷问道。
群臣面面相觑,皆摇头表示不知。
“朕曾记得江南一带颇为富饶,莫非这松江省位于江南?”司马衷猜测道。
“陛下圣明。”群臣纷纷附和。
“若真是如此,那江南之地岂不是更加繁华昌盛?”王衍惊叹道。
“以往我等皆知江南富裕,如今方知其繁盛程度远超想象。”毌丘敏之感慨道。
司马衷眼神坚定,“朕当效法父皇,励精图治,使我大晋更加强盛,不输于后世。”
大唐
“似乎看着轮廓,这松江省应是在白山黑水一带,那荒漠寒冷的辽东在后世居然能力压中原诸省?”长孙无忌被震惊的难以思考。
“翻遍史书,自古以来,粮食的每次增产与气候虽然脱不了关系,但大多是种植方法、农业器具的改进引来的转变。后世之人应该是掌握了比我们更先进的方法和器具!”杜如晦思忖道。
“应是如此!”老房道。
“哈哈哈,朕之大清便设有松江将军府,果然不愧都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啊!”乾隆哈哈大笑,满面红光,随即又吩咐和珅道:“去给松江将军去诏令:朕也要大清的松江省和后世一样高产,否则拿他试问!”
和珅嗻一声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