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北镇(第3页)

 奈何世家庞大且根深蒂固,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动摇和公然反抗世家的势力。 

 为了提拔自已的亲信掌权,宇文泰便设置了一套和九品官员制度以外的勋官体系,即我们听过的一首诗歌里提到的:“策勋十二转。” 

 而策勋二十转以上的,则为勋官最高级的上柱国。 

 当时的北魏一共有八大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怎么样,这份名单是不是很熟悉? 

 其实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陇西勋贵,也是后来诸夏五百年里,后代缔造了四个朝代的八柱国。 

 其中,宇文氏建立了北周,元欣则是元魏宗室,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祖父,李弼则是隋末诸侯李密的祖父。 

 也可以说,西魏八柱国及其后代影响了华夏五百年的历史。 

 而宇文泰的诸项改革,更是影响了不止后来五百年。】 

 “鲜卑族?”嬴政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语,只知道是个异族,但并不清晰具体。 

 他只记得南北朝时期之前被天幕所提及的,是华夏被诸异族入侵的时期,是个神州沉沦的大乱世。 

 “哎!朕一统六国,只想着华夏一统百姓安宁,让我诸夏一致对外,没想到后世还是会有那么多的乱世和割据出现啊!” 

 “陛下!人无完人,神也有犯错的时候。”李斯出言安慰道:“更何况,陛下的精神是长存的,无论过去多久,这片土地上始终会有人再次去以您的意志来统一华夏!” 

 嬴政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心情看似不错,笑道:“爱卿真乃朕之臂膀也!” 

 李斯微笑。 

 天幕上后人夸赞陛下的马屁......额呸!......是真言,实在是太精华了! 

 我只需略微出手,稍加文采增墨,便是天下第二! 

 至于第一,这不是正在眼前吗? 

 再说了,第二不都是第一赐予

的吗? 

 元宏心中惊惧,他完全没想到大魏的迁都居然靡费如此,让国家的财政都掏空了。 

 不禁暗暗思索,是不是宫室建的太多了,是不是规划设计的太大了,是不是工期压榨的太短了。 

 无论是何种原因,现在盘在元宏头上的第一等大事就是彻查财政,或者深化改革,让北镇也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如果北镇真的造反了,那后果根本无法承担啊! 

 “传朕旨意,宣少傅李冲、任城王元澄......速进宫面圣!” 

 孝文帝急急忙忙的下诏让自已的改革重臣进宫,这个事情继续解决啊,一个不好,大魏就要倾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