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邦周的大宗是晋还是周(第2页)

 “百里奚难道不是个贤才吗?”刘备道。 

 “百里奚是个大才,但是楚王不能用,而是将其作为养马的奴才来证明楚国的功绩!秦国看到了百里奚的才能,所以不以他身份而启用。 

 正如我太祖高皇帝一样,信重淮阴侯而任其掌兵。难道淮阴侯当初在项羽帐下就是个无能的人吗?不是这样的。 

 所以,真正的贤才只有遇到发掘他们的贤主才能成就大事。 

 正如如今我荆蜀之地,百业待兴,然而我们主臣一体,尔等皆贤才,我亦以贤才大位待之,则大业可期啊!” 

 刘备一番煌煌大话说出,在场的诸位无不脸色绯红,神情激动,为此心中叫好。 

 “臣等自然愿为主公肝脑涂地,兴复汉室!” 

 孔明微笑的看着刘备这个自已亲手挑选的主公。 

 【公元前621年,在位39年的秦穆公嬴任好去世。同年,其子嬴罃继位,是为秦康公。 

 秦康公在位期间,秦国与晋国多次发生战争,虽然互有胜负,但连年的秦晋之争也导致了秦国从秦穆公时期的霸主国逐渐走向衰落,并且秦康公好游乐和营建宫室,这也极大的拖累了秦国的国力。 

 公元前609年,在位12年的秦康公嬴罃病逝。其子嬴稻继位,是为秦共公。 

 著名的《吕氏春秋》中所谓的秦三公,就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秦共公三年,天下发生了一件大事:春秋五霸之一

的楚庄王熊吕驱兵北伐至中原周王朝的王都雒阳南郊,周天子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问:“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此即为问鼎中原的典故所出。 

 秦共公在位期间,秦晋两国仍保持了时而争斗的盟友关系,两国长年交好,时称“秦晋之交”。 

 公元前605年,在位四年的秦共公去世。】 

 【网友说: 

 “好一个秦晋之交,天天打架,打完了互嫁公主是吧?” 

 “晋国一直是秦国东出的头号大敌,又和秦国保持了不错的外交关系,晋国同样也是秦国应对楚国北侵的盟友,而晋国身为邦周姬姓的大宗,从郑国三公后,姬姓宗室就是晋国做大宗做主,抵抗南蛮对中原的觊觎,维护周天子的尊严,是晋国的责任,所以秦国作为楚国西进方向的先头堡,晋国不允许秦国有失。 

 可以说当最后一个姬姓大宗晋国落幕后,天下才彻底的崩坏,周天子才彻底丧失了天子之尊。 

 周天子的权力来源于王畿的富庶和天子六师的强大,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戎入侵王畿天子六师几乎殆尽,眼看着天子宗室不保,但是先后有郑国、晋国等姬姓其他大宗大国的存在,才让周王室一直保存着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