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战国第一名将(第2页)

 由此白起的拒绝挂帅触怒秦昭襄王,同时又得罪秦相范雎,最后被黜为士卒,王令赐死于杜邮,白起遂拔剑自刎。 

 不信邪的秦国朝廷认为白起就是太傲了,根本没把圣君和衮衮诸公放在眼里,于是秦国在昭襄王五十年,再次出征赵国,几十万兵力乌压压的压过去,没有胜战,也没有败战,空耗了民力国力而不能陷赵一城。 

 嬴稷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便是如此了,明明可以去统一天下,但国内不允许他这么做了,秦国现在太疲劳了,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正如他这个老头子,也该好好的培养继承人,不要期于一朝,千秋功业,自有后人继承。 

 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开始,秦国的国策转变为了消化新占土地,恢复国内人口与生产,对外步步蚕食,不再发动大规模战役。 

 这个战略一直到秦王政亲政后才被废除,秦国养国养了整整三十年。】 

 秦惠文王仰天叹道:“时也命也!纵然是寡人,若是放在了稷儿的那个时局,怕也是要冲动忍不住梭哈吧?” 

 梭哈是一种智慧,昭襄王错过了,再想补很难。 

 这一错就是要一辈子不能实现其理想。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我不认可!” 

 赵国丞相、战国真正的灭国级大将郭开道。 

 “白起竟能位列诸夏四大神将,远超时代啊!”嬴稷怔怔地看着天幕对他未来事情的诉说。 

 原来自已有机会可以在其人生中,最少灭掉一个国的,但是他错过了。 

 范雎畏惧白起之功而劝王,他有错吗? 

 自然是有的,但是他身为王又轻信文臣不信将帅,恐怕当时的他也在担忧白起的忠心吧? 

 难道要杀了范雎吗?嬴稷无声苦笑,这两人可是自已谋定天下的左膀右臂,断掉臂膀如何生存?更何况这不是自已所追求的权衡之术吗? 

 “武安侯一生为国,虽出于行伍,但自成年便侍奉王左右,寡人甚慰!念白起于大秦之功,于万世之名,赐丹书铁券免死一次!”嬴稷吩咐左右道。 

 这还是他第一次赠予臣下丹书铁券,足以显得对白起的重视了。 

 扪心自问,大秦武功能有今天,固然离不开诸位臣工和上下黎民的努力,而将帅的功劳更是第一等,自古一军易成,一将难求,更何况是白起这种大兵团主帅? 

 【公元前251年,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去世,其子安国君嬴柱继位,是为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是一个如明懿文太子朱标、明仁宗皇帝朱高炽一样的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