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孙刘之争再起(第2页)

 作为侄子的孙恩,之后继承了叔父的反晋衣钵,五次远走海岛,五次反攻大陆,化身东晋“海贼王”,成立了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海盗组织,这可比明朝的“海贼王”郑芝龙要早的多。】

 “郑芝龙这厮是个海盗?”崇祯暗暗思量,“早就听说沿海一带匪患难除,原来是海盗头子就在大明国内,好啊,好啊!大明还真是官匪勾结!”

 【被称为华夏海盗祖师爷的孙恩在起义之初,他所率领的海盗军团可谓是所向披靡,使得朝野震惊。

 于是东晋朝廷连忙派遣谢琰、刘牢之前往镇压,谢琰乃是东晋门阀世家谢氏出身,他老爹在历史上相当的有名。

 唐朝时期房玄龄在《晋书·谢安传》中写道:“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这就是东山再起这个典故的由来。而被称为“江左风流宰相”、“江左百年肇基者”的谢安自然留下的典故很多。而谢安一生之中最高光的时刻,就是淝水之战率领北府军以八万大胜前秦皇帝苻坚百万大军。

 刘牢之,则为淝水之战中大破前秦的北府名将,也是北府军宿老、北府军创业合伙人。

 而如果一个人,能跟着这两位大佬混,毫无疑问是前途无量的。

 因为老领导孙无终的荐举,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担任参军。

 十二月,刘牢之率部抵达吴地,派刘裕领数十人侦察义军的动向。不巧碰上数千义军,刘裕率众迎战,在随从战死大半的情况下仍手舞长刀,酣战不止。后来,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及骑兵主力相继前来,起义军溃退,刘裕乘胜收复山阴。孙恩逃回海上。

 隆安四年五月,孙恩攻克会稽郡,杀死谢琰。十一月,刘牢之再次领兵东征,孙恩败退。刘牢之驻扎上虞,派刘裕戍守句章城。句章城矮小,士兵又不到数百名,刘裕常常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每战都冲锋在前,起义军这才退回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