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太岳来了(第2页)

 所以,他更多的是抱着观望和借鉴的态度的。

 “历朝历代以来,皆以开国时期和王朝末期最为精彩。”

 “没想到大明朝最精彩的时期居然在这。”

 “历史的节点,嘶!孤记得上次天幕说把握了历史的节点的是大汉和隋唐,于是有了王朝之大盛,历史之功绩。”

 若我大明朝也能把握住这个时期,那该多好啊!

 只可惜,有了大明末代皇帝的视频在前,坤宁宫里的皇家三人显然已经知道了结局:大明没有走上最好的那条道路。

 让大明裂开的罪魁祸首会是天幕上那个被骂着的红袍高官吗?

 “我大明什么时候有小阁老这个官职了?”朱棣身为内阁制度的缔造者,一脸的不解与疑惑。

 但是他知道,接下来天幕要盘点的这个绝对是真权臣了。

 他从未听说过天下有人能“三公”之荣誉加身于一人。

 从后汉以来,此三公多为虚职,加授大臣以为荣誉。

 但大多也是死后追授,然而就算是死后追授,一人身加三公,这不是最大的权势在显赫吗?

 “爷爷,你注意看,上面还说我大明朝有一个圣人!”朱瞻基在一旁轻声提醒道。

 圣人!

 朱棣差点遗忘掉了这个关键的信息,这可比大明出了权臣看起来更对帝王有吸引力啊!

 “我大明朝也出现圣人了?”

 自从孔圣之后,天下谁人敢称圣贤?就连前朝的朱熹,那么大的学术成就,也只能被尊为子罢了。

 然而,我大明却有一位圣人的出现,这代表了什么?

 这代表了我大明是天命眷顾!

 “明朝居然还有圣人?”对于与明朝的那个马上天子有点惺惺相惜之故的李世民而言,天塌了!

 原以为这个以自己为榜样的小弟是个好样的,知道挑对偶像,让他很欣慰。

 现在你居然告诉我明朝有圣人?

 不是,凭什么呀?

 他大明也有天日之姿,龙凤之表,还是他大明也有“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啊!

 【他出身军户,自幼饱受权贵欺凌,但却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内阁斗争的胜利者。

 他主宰朝政十年史称江陵柄政,他主持的改革是大明王朝最大规模的政治改革,也是华夏历史上显著的改革之一,以他的名字的改革,但结局却是人亡政息。

 他曾在万历皇帝眼中如师如父,死后却被万历抄家,一家十七口人饿死,大儿子在狱中不堪受辱而自尽。

 张居正,大明王朝“最后”的内阁首辅,他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皇帝,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四任内阁首辅。

 在大明王朝内阁权力斗争最凶险最严酷的时代位极人臣,并掀起了华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之一:张居正改革。

 但却最终在死后,被他一手调教出来的皇帝抄家。】

 “又是一个如我大秦商君一样的改革家吗?”嬴政感叹。

 “不会又是一个以功自傲,性格骄满的人吧?”

 “或许有这样能耐的人都是这样?所以最后才触犯了皇帝,被死后清算了。”

 朱棣现在很生气,先前有一个拯救了大明的于谦没有得到善待,现在又有一个支持了大明的改革,让大明复兴起来的权臣,结果死后被抄家了!

 欺天啦!

 “老大,你看看你的后代一个个都是些什么货色!”

 “让别人怎么看我大明朝,啊?!说话!”

 “我大明朝就是这样对待功臣的吗?将来千秋史书会怎么写我大明朝的皇帝,写我大明朝的历史?刻薄自私的皇室?从未厚待过为国为民的忠臣功臣吗?”

 朱棣怒吼完,无奈的抚额。


 当初跟着他靖难的功臣,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厚赏与封侯,他朱棣可是一个都没差,一个都没亏待他们。

 只要他们后来不犯事,老老实实的,将来子孙后代都能被庇护。

 事实也是如此,例如成国公朱能的世系一直延续到了大明朝的亡国。

 太祖的功臣们除了魏国公徐达一脉外,大多都没能延续下来,甚至连太祖朝都没撑过去。

 而大明的很多勋贵,后来基本都是太宗朱棣一朝的功臣。

 说起来对待跟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们,朱棣虽然也如老爹一般嗜杀,但却比老朱善待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