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番外:神机营2
【正是有了这一制造业的基础,明军才得以大量装备手铳。
在明太祖一朝,一百军户中,就有十把手铳。
由此可见,在当时明军的建制当中已经有了火器兵种,只不过还没有单独成军。
永乐二年,安南胡氏篡权之事传入明廷。两年后,朱棣遂发兵南下。
在此次出征中,就有号为神机枪炮兵的兵种出征。
由此可知,在当时已经有成建制的热兵器部队了,但是他们还没有专属的编制。
随后,据《皇明通纪法传全录》中记载:
“永乐八年,征交趾,得神机枪炮法,特制神机营,肄习火器。”
由此可以确定的说,起码在永乐年间,这一专司火器的“神机营”已经出现了。】
明朝火铳
【虽然在永乐八年1410年的时候,"神机营"已经出现在了史料的记载当中。
只不过此当时这一建制并非后世所熟知的作战部队。在还未迁都北京之前,设立在南直隶的"神机营"实际上主要负责火铳的制造。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原有的"神机营"遭到裁撤,新设立的军器局、鞍辔局和兵仗局接过了火铳的制造职能。
与此同时,朱棣将北京周边的卫所整编、遴选,组建三大京营。
其中,号为"神机"的这一部队便是以火器为主力的热兵器部队。
在组建之初,神机营完全由步兵构成。不久又有五千匹马被拨给该部队,遂被编为五千下营。
这样一来,神机营就是一支由热兵器步兵和骑兵混成的部队。
在编制上,除去骑兵辅助部队,神机营的主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十五司。
按照宣德年间的记载,初期的神机营一共有75071人。
当然,除去辅助的骑兵部队和指挥官,余下的士兵并不是人手一把火铳或者鸟铳的。
按照神机营的战法,他们一般维持在三人配备两把火铳这一水平上。
毕竟,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火铳、鸟铳的装弹时间有点长。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如果全员都在同一时间装填的话,那么无异于案板上的鱼肉。
所以,神机营的将士们还配备了刀、枪等冷兵器以备近战,也有专门负责放箭以填补火力空白的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