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宋为何繁华(第3页)

 最后,仅仅开国五十年,金朝的统治阶级便迅速堕落,从而为后来的蒙古代金早早的留下了结局。”

 “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确实可耻,但我并不会批判他这个,如果是我当时手握大军面对这样的朝廷,也会想取而代之。

 但我要批判他的,是他没有在有生之年完成关内的一统,且他的官制和大宋制度框架确实是定的很完美的一种以文驭武的平衡,杜绝了一切奸臣出现的可能。

 所有的奸臣只能是皇帝故意扶植起来的。

 由于他没有完成大一统事业,后来登基的赵炅更是一个文治尚可武德极其拉垮的皇帝,再后来的太宗一脉全是些‘软蛋’,让宋朝基本丧失掉了武德充沛的所有机会。

 这也让大宋三百年未收回一统,或者说三百年时间天下没有彻底大一统。

 南北因此再次分裂,且这一次,分裂之程度远超南北朝时期。

 这就是我认为的大宋之祸!”

 “北宋无名将,南宋无名臣!”

 “杨坚和赵大都是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但这俩人本事都不小,而且最后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离奇死亡的结局。真是相似极了!”】

 嬴政看到评论中将胡人的政权放到中原的宋朝一起比较,乐得不可开支,“这蛮夷果然是没文化的野蛮人。”

 “学什么不好,学了宋朝这个败笔!”

 “朕都怀疑教这个完颜阿骨打汉文化的人,就是揣着坏主意去的!”

 刘邦:“宋朝的制度不知道是怎么架构的,天幕也没有讲,乃公是真想好好学学啊!”

 “乃公是真看明白了,宋朝的皇帝和明朝的皇帝一样,怎么摆烂都可以!大权随时可以收回,因为制度上就制衡了一切权臣的出现,所谓的权臣和奸臣也只是在皇帝主动放权的情况下出现的。”

 汉初,朝廷实际掌控的地盘只有关内。

 这里是核心地区,并不是说外面就是军镇割据听调不听宣不服管教。具体不再赘叙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去自己搜一下汉初的历史。

 赵大:“隋文帝与俺一样的得位之法,然而后世对文帝之赞誉极多,对俺之微词颇多。”

 “说到底,在原本的历史上,俺这个官家没有做到其他开国之君都能做成的事情啊!”

 “德昭德芳,我的孩子,这一次大宋不会再留下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