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谆谆君子的爸(第2页)

 “笑死,谢灵运的诗只有上了大学以后才学,给你学你也体会不出人家的意境,估计人家谢灵运写的啥都看不懂吧?”

 “为什么我没听说过这个人啊?”

 “很多人站在唐宋基础上看谢灵运,可这是南北朝啊,谢灵运的诗是开创性的!”

 “李白的诗你可能读两遍就能知道啥意思,但谢的诗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理解不了。”

 “唐诗做到了让天下人都能‘不会做诗也会吟’的程度,就算不懂多读也能琢磨个大概,但是谢灵运这种出身世家、自小侵习诸子经典的,本人文化功底就极高,写出来的作品也是如此,就好像曹植的作品一样,也有不少人读不懂。

 不是人家名气不大,写的不配上教科书,而是人家的作品有门槛!”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喜欢的人离开了,只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与她一起离开。是这个意思不?泡妞的高境界,像这样的事,直接说出来,影响不好,干脆,整两句诗吧!”】

 “唐诗让天下人都能读得懂诗,这和我儒家所追求的天下大同之道何其相似!”夫子目光炯炯,这个在后世创下了煌煌盛世的大唐每每都要给前人们无数的惊喜。

 有学生出口不解的问道:“夫子,难道写诗不应向您在《诗经》中说的那样,诗如君子吗?”

 “如果就连民夫贩卒都能读诗写诗,那诗还叫诗吗?”

 “岂不是如那乡野粗夫唱的哩曲一般。”

 夫子笑道:“天下大同不是君王的大同,也是王侯的大同,而是天下人的大同。”

 “让天下人都读得上书、识得了字,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同!”

 东晋

 谢玄作为一个世家子,组建北府军的目的也是为了争权夺势,固然最初是因为朝廷无可战之军而起的。

 但对于世家们而言,这又是一个值得下注的资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