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青云之志


【他是现代中学生的噩梦,也是很多毕业多年的人们追忆其他的作品好评最多的古人。

 他是大唐最遗憾的天才,也是唐朝乃至数遍华夏历代公认的大才子。

 他只是吃了一顿饭,却让吃饭的地方火了一千多年,不管战火还是时间,他吃饭的地方都一直被人修缮着。

 他仅凭一篇文章,就震撼了华夏后世一千三百年。

 他的最后一篇文章,也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迄今无人超越,写完之后自此再也无“骈文”佳品能与其争锋。

 如果没有他的英年早逝,或许就没有李白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或许我们现在学习的语文课本还要厚上那么几页。

 他九岁的时候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

 十岁时,便饱览六经等诸多古典。

 十二岁至十四岁时,他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皆有所知晓。

 十五岁的时候他的才名就已经被大唐的皇帝所知晓。

 十六岁时,他应幽素科试及第,被朝廷授职朝散郎,被皇帝盛赞:“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因其年龄尚还未及加冠,便被皇帝安排到了皇子的身边伴读。

 他就是初唐年间一颗无比闪耀的明星————王勃!一个消失在盛唐前夜的流星。

 “人间之过客,天地之惊鸿。”

 这是世人对王勃的评价。

 他在其短短的二十七年生涯里,给世人留下来了太多太多的惊艳。

 如果没有王勃,夕阳西下的时候就不会有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画卷。

 朋友离别的时候,也不会有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不舍和相惜。

 如果没有王勃,在人生困顿前途渺茫的时候就不会有那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持和勉励。】

 甘露殿

 “是我大唐的文人!”李世民兴奋道。

 “并且还是一个盛唐之前,生活在初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