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一家之言(第3页)

 就这样跟在汉武帝身边带薪又“玩”了五年,他为《史记》的编写又积累了五年的实地考察经验。 

 直到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要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迁的父亲作为负责重大仪式的记录员,自然是要跟着一块去的。 

 一路的舟车劳顿,让身体本就不好的司马谈也彻底倒下了。 

 临终前,司马谈把儿子叫到了身边,只交代了一件后事,那就是让儿子一定要写出那本足以撼动世界的史书,继续完成司马家的这项使命。 

 公元前108年,司马谈去世三年后,司马迁成为了下一任的太史令,一块继承的还有父亲编纂《史记》的愿望。】 

 刘启黑着一张老脸,瞪着儿子道:“瞧瞧你多大的本事,从长安居然跑老远去泰山封禅!” 

 “这一路上不说人马困顿几何,就路上惊动的百姓民间都要耗费多少?” 

 刘彻悻悻道:“爹,始皇帝当年立了大业然后去泰山封禅,更被誉为了千古一帝。” 

 “儿子未来那可是驱除了匈奴的边患,让我大汉拓土万里,如此大业不是也该随着前辈事迹嘛!” 

 刘启冷笑,不屑的眼神瞥了儿子一眼,道:“朕怎么记得人家唐太宗也是千古一帝,他怎么就没有去泰山封禅啊?” 

 “后来的那个明太祖,还有清朝什么皇帝,不都没去封禅?” 

 “就你脸大!爱张扬!” 

 刘彻不敢还嘴,只能低垂着头像捣蒜一样的点。 

 刘启道:“要不是你非得张扬着炫耀自己的武功,这天幕之人的老父也不至于死在路上啊!” 

 “真是造孽!” 

 汉景帝忽然想到,既然天幕之人所经历的时期是他儿子当皇帝的时候,那就以他儿子那个“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性格,不得让这最后的太史令给骂死? 

 天幕之人是武帝时期的,那老父总该是朕这个时候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