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文人天花板(第2页)
哎呀,你说老夫我着什么急啊,天幕他肯定会说出来此人是谁啊!说出来之后,咱再向陛下夸赞大唐的人才不好吗?
可现在已经晚了。
长孙无忌都不敢相信长安城里明天又会有什么样关于自己的新闻了。
【苏东坡与苏轼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很多人包括主播小时候也以为他们是两个人,后来才发现他们就是一个人。
那个宰相胚子、清冷才俊,志大才丰的苏轼,他生命的起点是眉州。
而这个文坛巨匠,光彩照人,洒脱豁达的苏东坡,他的生命的起点却是在黄州。
当然,苏轼是一只蛹,而苏东坡是一羽蝶。这种蝶变是在黄州完成的,而促成这种蝶变的,正是那次贻笑千古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接下来我们就来走进苏轼破茧成蝶成为诗家三仙的“词仙”的一生吧!】
英宗皇后高滔滔看到自己的偶像出场,眼里的小星星都要冒出来了。
如果说现在流行给喜欢的主播打赏,而打赏最多的就被称作榜一大哥。
那么这位在历史上同样叱咤风云,一生经历四帝王的大宋太皇太后高氏,在苏东坡的面前,就是一个彻底的小迷妹、榜一大姐!
英宗夫妻二人都是苏东坡的粉丝,“苏东坡啊?哀家可算是看见该上榜的人出现在天幕了。”
高滔滔的老眼现在也不花了,“之前上榜的那都是些什么人啊?虽然本事可以,但哀家看来还是小家子气太多,难登大雅之堂!就那个李后主这样的亡国之君,也配上天幕?”
“只有苏子瞻这样的大才子,无论诗词散文还是做官样样成才的,才配上天幕这种神迹嘛!”
【苏轼于宋景祐三年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裔。
其父苏洵是古文名家,为他取名为苏轼,苏轼之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之意。
就是希望他能默默无闻的扶危救困,有不可或缺之意。
然而,你别看苏洵给儿子取名这么有文化,然而苏洵年轻时整天就是不学无术,只知道四处游玩。
直到娶妻之后才开始自我反省,随后发奋图强的。
所以《三字经》里的那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