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涅槃之地在黄州(第3页)

 当苏东坡在田里劳作时,一个农夫跑来告诉他:

 “若想丰收,得让牛羊啃一些麦苗,如果麦苗长得太好,把肥力拔得太多,第二年就长不好了。”

 苏东坡按照老农的话去做了。在曾经的荆棘瓦砾之上,苏东坡一家迎来了第一个丰收的季节。】

 南宋鹅湖的湖心亭上,稼轩先生和朱子这对惺惺相惜彼此欣赏多年的老友依然盘坐于此,品茗论事,看着天幕吃着小吃,还喝着临安最新式的茶样,真真是快活!

 “东坡居士的诗词在黄州之前笔锋尖锐,叙论讽刺,无不彰显其锐气!”这位被弟子们在后来朝代不断神化和宣传进行造神的朱熹先生道:

 “黄州之后,经历了生死大局的东坡居士没有了紧张和愤怒,只看得到旷达醇熟、空灵隽永、朴质清淡,读来像一位博学的长者在叙述着有趣的道理。”

 ......

 大明

 “苏东坡这么一位大文人也会种地?”朱元璋眼神发亮,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一样。

 “陶渊明种地是隐士隐居,为了生活不得已而自力更生!”

 “这个苏东坡,咱记得没做过什么太小的官吧?也就是说人家这官大文采还高的人都能会种地!咱要求大明的官员也知耕事,这不过分吧!”

 老朱自小经历无德的地主和官员的迫害过,知道这些地主老爷们可不不一定分得清五谷,但一定分得清你这钱含银或含铜几何,只需一个响指,清脆的响声,就如同算命的先生般神奇。

 “嘿!咱大明的官能有一成会种地吗?”

 “剩下九成能有几个如苏东坡一样有文化?”

 朱标看着兴起的老爹,默默的开口道:“父皇,祖训。”

 仅仅四个字,老朱原本兴起的话戛然而止。

 不好的回忆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