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百姓不识字?我们会让他们听(第2页)
“孤都看在心里。”
他这话是告诉众人,你们的情况,孤心里是一清二楚的,时刻惦记着。
现在,是给你们机会,恩赏你们的时候了。
“孤一直说,不能寒了有功之士的心。”
李承乾道:“往后啊,你们也多关心关心国事,家中有才俊,孤能照料的,会多加照拂。”
“正好东宫准备设立一个幕僚团,可以遴选三五优异博才者,加入进来
。”
此话一出。
他们虽不知道幕僚团用意何在,毕竟东宫有幕僚的。
但这是太子给他们许下用人的承诺啊。
一个个哪里能不激动的。
萧瑀倒是很淡定,这就是正事。
送美人什么的,不能说,大家心里有数。
殿下已经把接见的调子定下来了。
那么就只能往着这个方向。
“殿下英明啊。”
萧瑀笑道。
“殿下厚爱,恩典如山,我等受之有愧啊。”陆敦信拱手说道。
这陆敦信是自己人。
他爹陆德明是李承乾的老师。
陆德明一死,陆敦信门荫入仕后,并没有得到重用,也没显赫官职。
除了在学问上有点声音,几乎淹没在整个朝堂之中,没多大的存在感。
毕竟,这贞观年,还有那么多开国功臣健在,人家的子女都没安排好,怎么会轮到一个没爹撑腰的人上进呢?
再者说了,山东士族的子弟,还在排队等着入朝为官呢。
他江东陆姓,凭什么要先人一步,往后稍稍。
所以。
李承乾给江南士族机会,陆敦信当即就被推出来作为江南本土派的代表。
谁让他跟太子的关系,要亲近一层呢。
关系越近,才能更好办事。
“不要妄自菲薄,江南,剑南,都在大唐治下,两地人才辈出,为国育才,也是多亏尔等。”
“在孤看来,是有功劳的。”
“该当的。”
李承乾几句话,就让两地士族代表,心头振奋万分。
没想到,他们在太子心目中是如此看待的。
“殿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萧瑀适时说道。
他必须要问,也不得不不问。
不问。
大家伙心里都不安心。
“但讲无妨。”李承乾笑道:“在场都是自己人,没什么话不能说的。”
“臣担心殿下!”
萧瑀道:“长安的一些事情,臣听说了。”
“山东士族在四处奔走,想要挽回太子心意。”
其实并不用掩饰什么,在场的人几乎都心知肚明。
太子接见他们,会引来什么风波,现在已经开始了。
他们是能承受点压力。
但更多的压力还是在太子这边。
萧瑀担心的是,太子这么做,会遭受什么样的指摘与攻讦。
既然要靠拢太子,得到太子的支持。
那么他们必然不想看到太子的名声与威仪,受到任何的损害。
李承乾轻笑,不以为意道:“刚才让你们看的印刷术,无疑是要比抄录的效率更高。”
“朝中有邸报,抄录朝廷政令,官员任免,军事动向等传递给群臣阅览的。”
“孤觉得,这印刷术,可以用在邸报上,同样也能用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