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李二请你吃大面

第二百五十五章:百官人麻了,又是升格设院,又是科举取士的

 对中枢大臣来说,不过是个插曲,早有预料。

 但对百官来说,却是如临大敌,浑身发麻。

 李承乾对此不为所动,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

 “四:部署钢铁产业,提高钢铁产量,改善创新钢铁冶炼工艺,探究找寻钢铁的运用,初步建立基础工业体系。”

 “钢铁事关大唐建设,国力的发展。在钢铁领域,朝廷要不遗余力的,从全方位提供支持。”

 “要做到钢铁产量提升的同时,并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充分发挥钢铁的作用。”

 “同时,建立对钢铁领域的人员培养体系。”

 “这钢铁领域的投入,朝廷暂不设上限,每年视情况递增。”

 “明年,钢铁产业,朝廷庙算不低于两千万贯。”

 钢铁并不被多数人所知,哪怕是李世民他们,也是第一次认知到。

 所以,对这一块,大家还处于懵懂的状态。

 不清楚太子说的这一领域,到底有多重要。

 但不懂的,暂时不问,问了下场可能很惨淡的。

 毕竟有前车之鉴了。

 这虽然是大方向的内容,但肯定有详细说明的指示。

 否则,就这些,大家下去谁懂啊。

 还谈什么支持。

 可一年两千万贯的庙算,也太特么夸张了。

 这绝对是一个注定要被无数人抢破头的领域啊。

 李承乾没在意这些,钢铁产业必须要进行大力的扶持。

 这事关太多方面了。

 两千万贯是开始,不够还要增加的。

 他不管百官的反应,继续道:“五:造船行业纳入朝廷重点扶持产业。”

 “鼓励创新,鼓励设计,鼓励建造。”

 “造船行业的兴盛与壮大,事关未来朝廷向海上探索发展的成就,是我大唐国运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点强调,就太过重大了。

 关乎大唐国运?

 造船行业有这么重要吗?

 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意识到,造船行业要迎来泼天红利了。

 “朝廷设置专司,负责造船领域的支持与引领。”

 “明年初步投入一千万贯的支持,主要用于造船人才的发现与培养,逐渐形成该领域的人才体系。”

 “朝廷决议在上海,广州,莱州三地作为重点造船扶持地点。”

 嗯?

 百官敏锐的察觉到有问题。

 广州与莱州还说得过去,但这个上海是什么地方。

 有没有人知道的?

 怎么就突然纳入重点扶持地点了。

 但显然,他们的疑惑,暂时没有办法解惑。

 李承乾再次道:

 “六:为使得大唐创新探索,开辟新发现道路,将加大对创新探索领域的支持,提高创新探索领域人才的待遇,鼓励该领域的积极性。”

 “朝廷决定,凡是有创新探索,发现新鲜事物,对大唐有功绩,造福天下的人才,将给予相应的人才待遇。”

 “天工坊是大唐创新探索的中心点,历年来屡屡做出创新,新发现。”

 “一直默默无闻,却对大唐做出巨大贡献,其功甚伟……。”

 一说到这里,不少官员把目光看向了某人。

 李淳风!

 这本不该坐在太极殿的,却是坐在比较靠前的位置,极为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