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李二请你吃大面

第二百八十六章:圣天子军中与儿郎们过除夕

腊月三十。

圣天子带着皇太子前往神机卫营地。

神机卫是以太子卫队的为核心,从禁军中挑选精英组建而成的。

由尉迟敬德统率,人员共计近三万人。

他们如今驻扎长安城外三十里地,与新军同在一处。

新军依旧是程知节统领,李世民对新军也进行如同神机卫的扩建,禁军中招募人员扩编。

人数在两万人左右。

这两支军队,在李世民心目中的份量,不是一般的重。

尉迟敬德与程知节都是李世民一等一的心腹武将。

他们两人掌管着完全能够左右天下局势的军事力量,如此要害的军职,不是两人,李世民睡觉都不放心。

“参见陛下,恭问圣天子躬安!”

“参见太子殿下,恭问太子殿下安康!”

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人带着两军的将校,在神机卫营地接驾。

李世民左手叉腰,右手一挥,声音洪亮喊道:“朕躬安!”

“诸将免礼!”

众将微微一动,却并没有完全起身,这时,李承乾笑道:“孤安!”

这样,尉迟敬德他们才轰然应道:“谢陛下恩典!”

对此,李世民也不在意。

太子威仪,他无论如何都要维护的,太子不插手军中事务,他更是要如此。

如果这些武将们,没有得到太子的回应,就起身的话。

不说太子有没有意见,他李世民却会不悦的。

“尉迟啊。”

“神机卫你给我训练的如何了?”

李世民问道。

还不等尉迟敬德开口,程知节就嚷嚷道:“陛下,你这是偏心啊。”

“怎么不问问我们新军。”

“我们新军可是比神机卫成立的早,是陛下的嫡系才对啊。”

“哪有后娘养的,要比亲娘的重要啊。”

闻言。

尉迟敬德瞪眼道:“我说你个混货,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后娘亲娘的?”

“你才是后娘养的。”

李世民哭笑不得,“知节啊,你这话说的。”

“新军是比神机卫成立的早,我过问的多。”

“所以,我才先问神机卫的……。”

李承乾笑吟吟的看着。

对他来说,新军与神机卫,都是一样的。

说起来,神机卫里有他太子的人,新军其实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一层关系。

他不开口,也不拉偏架。

就看两人插科打诨,拌嘴争论。

程知节不服的哼声道:“这养马的还成精了。”

“带出来个神机卫,还骑到我新军的头上。”

尉迟敬德骂道:“程知节,你非要在这节骨眼上,给我来劲是不是?”

“你说你们新军,有几个能跟我们打的?”

程知节不屑道:“放你的狗屁。”

“都不稀罕得说你,我们两边比武,你神机卫可以说是完败。”

“你凭什么在老子面前扬武扬威啊。”

“就凭你比老程我黑是吧?”

说起这个,对尉迟敬德就来气。

三万人挑出来的个顶个的高手,竟然打不过两万新军选出来的人。

这对神机卫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两边的营地又比较近,碰到对面还要被嘲讽的。

这气都吃饱了。

“陛下,我们现在就要比。”

“这混货欺人太甚了,占了便宜,成天聒噪个没完。”

尉迟敬德受不了了,大声喊道。

神机卫的将校们也是怒目而视。

新军将校也是寸步不让,争锋相对。

双方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在圣天子当面,斗上一场。

“呵,我还怕你黑子不成?”

“程知节,彼其娘之!”

两人面对面对喷,唾沫星子都飞到脸上了,也全然不顾。

气势上绝对不能输。

李世民低声对李承乾说道:“这两货,就没个正形的。”

“性格就是这样。”

“我是头疼得很啊。”

李承乾轻笑道:“武官嘛,性格火爆,行为粗鲁是正常的。”

他都不点破去说。

尉迟敬德跟程知节两军主官较劲上了,就是做戏给李世民看的。

两军有竞争有矛盾最好。

要是一团和气,没有争执。

那问题才是大。

李世民会更加头疼。

“行了!”

“要较劲以后去较。”

李世民板着脸,指着两人狠狠的训斥,道:“我是来看望将士们的,不是来看你们泼妇骂街的。”

“你看你们两个,还有点主帅的样子?”

“丢人!”

“也不怕笑话。”

两人冷哼一声,各自偏头,鼻孔朝天,谁也不服谁的。

“嗯?”李世民沉闷的哼了一声。

尉迟敬德与程知节当即拱手,道:“臣知罪,请陛下恕罪!”

“带我去看看将士们。”

“是!”

见到将士们,李世民面带温和慈善,耐心询问将士们在军中的情况。

“好啊。”

“你们都是大唐儿郎,你们要保家卫国,不忘初心,牢记担当。”

将士们齐齐喊道:“誓死效忠圣天子,坚决服从圣天子的领导,保家卫国,忠军爱民!”

声音震天,整片天空都是将士们的呐喊声。

李世民很高兴啊,他不断的挥手。

身边的武官们,拿着小本本在记录圣天子的指示。

李承乾目睹这一切,心头很是欣慰。

经过这么多年的干预与影响,大唐军队的整体思想,都在朝着‘保家卫国,忠君爱民’的方向发展。

这种趋势,只要延续下去,大唐军队将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为一支绝对可怕的力量。

随后。

李世民与李承乾在军中,与将士们一起度过除夕。

一桌桌的大鱼大肉,好酒好菜。

李世民在席间对将士们送去新年的问候与祝福,在军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圣天子与太子殿下在除夕团聚之夜,不在宫中欢聚一堂,却是在这军中,与他们这群粗糙汉子共度。

人人激动的难以言喻,看向那站在将台上的圣天子,眼中充满了钦佩与崇敬。

“来!”

李世民高举手中酒杯,道:“诸位将士们为了大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为天下黎庶确保太平安定,不受袭扰。”

“你们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今夜,我与儿郎们同庆,共饮此杯!”

“干!”

说完,李世民在一片圣天子的欢呼中,一饮而下。

烈酒入喉,李世民感受到浑身都在滚烫。

他酒杯倒悬,一滴酒未落。

“好!”

儿郎们齐齐喝声,旋即全是举杯仰头,一饮而尽。

“陛下神武!”

“陛下神武!”

程知节举着酒杯大喊。

很快声音就汇聚成一片。

李世民听着这山呼海啸的呼声,他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太子的提议真的太好了。

他以前怎么就没有想过呢?

作为行伍出身的天策上将,如今的大唐皇帝。

他想来就对大唐儿郎们,格外的亲近与信赖。

“哈哈哈!”

李世民仰头大笑,道:“儿郎们。”

“今夜酒水,畅饮不限,不醉不归!”

他喊道:“来啊!”

“奏乐起舞。”

“为众儿郎们助兴!”

台上,乐声响起,舞女翩翩起舞。

台下,儿郎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李世民在小酌,没有大口喝酒。

他时不时的跟李承乾说话。

李承乾笑着回应,低声交谈。

这一夜,军中很是热闹。

不过,也就持续了两个时辰罢了。

“陛下要不要醒醒酒?”

李承乾问道。

“不用……。”

李世民迷迷糊糊的说道:“我还没醉,我还能喝。”

“尉迟敬德,程知节,你们继续来。”

“我不怕你……。”

李承乾:“……”

还没醉啊。

你这不扶着都走不动到了。

要不是今夜确实值得,李承乾是不会让李世民喝这么多酒的。

就李世民当年身先士卒,攻城略地留下的暗疾。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跟李孝恭一样,突然来个暗疾迸发,命悬一线。

那事情就大发了。

李承乾是由衷不希望李世民现在噶的。

还有好多事情,没有从他手上给办完呢。

他苦心孤诣的为李世民打造圣天子人设,为他建立起如此巨大的名望。

就是要借着他来革新办事,让他来镇压一切敌的。

李承乾躲在李世民这座大山的背后,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心无旁骛的搞变革,完全不用担心外界的压力。

因为只要有李世民在,就不惧任何威胁,他能收拾任何局面。

谁要想搞李承乾。

那请先突破李世民,再来面对他。

但要是没了李世民,李承乾要面对的,可是李世民帮他挡下的各种各样的疾风骤雨与明枪暗箭了。

他都疲于应付,那还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呢?

……

军中除夕一过,李世民还去了其他军队驻地。

之后又开始在民间视察看望。

这一直持续到大年十五,元宵节后才算落下帷幕,开始返程。

长安。

大年过了之后,各家各户又开始忙碌。

而李义府的心情很是沉重。

崔敦礼年前没有上任,是诏令还没下,但大年一过,天子诏令正式下达,崔敦礼就要走马上任,成为新闻总司的掌舵人了。

他这位原本的新闻总司话事人,如今靠边站,寄人篱下,成为从属。

来到新闻总司衙门,李义府严肃的表情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堆满笑容。

“属下李义府,拜见司郎。”

“恭贺司郎高升!”

崔敦礼对李义府的道贺,颇为诧异。

这人怎么看起来一脸讨好,完全对他没有产生任何芥蒂呢?

这不仅是他,就连其他官员也是错愕。

李义府这态度,未免有点过于热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