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眼泪算神马&独闯省城(第2页)
芬河市没有专门的玉石加工匠人,也没有加工作坊,要想把这些比花岗岩还坚硬的玉石变成珠宝,必须寻找能人。
赵旻和卡洛莎来到了省城,闯进唯一的一家宝玉石学校。
李校长是位年过半百满脸皱褶的男人,他热情接待了赵旻和卡洛莎,并带她参观了宝玉石学校的教学、实验基地。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参观,赵旻了解到,这所专业学校说是宝玉石学校,其实就是一所大型职业中学,所开设的一个专业而已,整个专业分初级和高级两个班,总共39人。
赵旻重点考察了高级班,19名学生经过一年理论学习后,在实习车间又经过了两年半实物操作,现在有17名学生拿到了国家颁布的上岗证书,其中两名尖子生达到了省级中级标准。
赵旻问李校长,“如果我将‘旻信’公司作为贵校的课外实习基地,你们能否愿意?”
李校长眉毛微挑,颇有些兴奋,“那好呀,我们这些毕业生正愁没有实习基地,毕业了没有就业渠道呢。”
赵旻知他说的不假,李校长他们虽然开设了宝玉石学校,但本省除了出产被称为“北红”的玛瑙,并没有真正的玉石资源,因此全省的宝玉石加工市场并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很窄。
于是,赵旻和李校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旻信”公司提供学生的实习场所,解决学生的吃住行等费用,并择优录用具有上岗资格的学员。
而宝玉石学校,则提供每次不少于15人的实习团队,并且每次必须要有一名省级以上工艺大师带队,实习原料由学校和“旻信”公司各按百分之五十比例承担。
每次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期间,省级以上工艺大师必须为“旻信”公司制作5件以上玉石精品,由“旻信”公司按市场价支付大师加工费。
实习学生中,加工制作的精品玉石产品,也由“旻信”公司按质支付加工费。
工艺美术大师和实习学生制作的宝玉石精品,按照销售额的百分之十,给予宝玉石学校提成。
晚上,李校长在省城的“镜泊渔村”宴请赵旻和卡洛莎,为显示重视,他特意带来一位留着长发的中年男子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