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缅宫风云(上)(第2页)

 既能救援马来城,又能消耗东吁王实力,可谓是一箭双雕,老奸巨猾的王储,最忌惮东吁王和卑谬王了。

 听名字就知道,此时的缅甸国,最有实力的两个封王,就是东吁王和卑谬王,他们的封地就在东吁下缅甸的老巢。

 “嗯,可以”

 缅王莽达瞟了一眼王储,嘴角微微一笑,心知肚明他的小九九,然后对着旁边的太监欧达曼点头,示意他记下来。

 这个建议其实他不看好,因为前阵子时间,东吁王就出兵骚扰过马来城外面的明军,用处不大。

 身为缅甸国的扛把子,当然希望下面的王储御弟们相互竞争,斗的越狠,他这个国王越是安稳。

 要知道缅甸国的王室成员,一个个都是手握兵马,更恐怖的是两个藩王,领地富庶,人口众多,兵多将广,别说是王储忌惮,他这个国王同样也是如此。

 “回陛下”

 储君说完了,老成持重的丞相底里泽亚,赶紧站出来,大声提出建议:

 “可传旨下缅甸沙廉(仰光)、兰纳(清迈)的精锐禁军回师,充实国周边的城防”

 “我国北部地区已坚壁清野,只要城内兵马钱粮充足,坚守几个月,明贼必然粮尽兵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到时候咱们再游击骚扰,定能让明贼饮恨瓦底江”

 通过安国正城和马来城的血战,他们非常清楚明贼的实力,野战方面太强悍了,火炮犀利,骑兵来去如风,缅军容易一触即溃。

 国都阿瓦城,城高墙厚,明军的野战炮,休想占到便宜,只要守军兵力充足,明贼也只能望城泪崩。

 这就是缅甸小国对付中原大国的常用战术,且屡试不爽。

 中原军队再精锐,时间一长,缺吃少喝的,又不服水土,照样得退兵,到时候缅军再尾随追杀,活着回中原的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不行”

 缅王莽达脸色一禀,看着心腹丞相底里泽亚,重重的摇了摇头,态度坚决的回绝了。

 沙廉的驻兵是为了防范阿拉干人和海外红夷佛郎机人,兰纳清迈的驻军更是为了看守阿瑜陀耶(暹罗)和澜沧国(老挝)。

 按照历朝历代的经验,中原上国征伐中南半岛,都是打了就跑,根本不会驻足太久,更不会开疆拓土留下不走。

 可周边的暹罗、阿拉干、澜沧国等小国,就不一样了,那是要老命的,随时可能冲进来灭了缅甸国,把国土占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