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成绩显着(第2页)

 这也是托李泰民的福,这么多年确实给整个北安县的百姓们积攒了一份厚实的家底。

 当然毛玉贵那边儿也攒了不少,趁着这波北安县经济大开发,几乎一股脑全部都投入进去了。

 虽然暂时无法解决农民税务负担重的问题,但是多给他们找一条致富的路子还是能做得到的。

 随着食品厂开了个好头,北安县各个乡镇的一些企业也是开始频频冒头,大有成为燎原烈火的趋势。

 当然他们的规模都很小,还是以个体户居多,却已经算是迈出了很大一步。

 北安县出了成绩,徐天华这个一把手自然红光满面,开始频频的往市里跑去。

 毕竟这个年代还是要看经济,谁发展的好谁就优先提拔,在这个时代算是一种主旋律。

 当然了,仅凭北安县的自有资金肯定是无法让那么多乡镇齐头并进发展,因此徐天华最终还是从了孔书记,在今年考上了他的研究生。

 之所以这么迫切的想让徐天华成为他的研究生,孔雪宫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

 他在正厅级的位置上已经不短,但想要跨入副部级,仅凭出彩的成绩已经不够了,还需要后面有人能扶一程。

 西政这个背景虽然不错,但是他的年龄确实不小了,倾斜资源不一定能倾斜到他的头上。

 毕竟僧多粥少,青壮年也是需要大量资源扶持的。

 当然了,让他成为一个普通的副省长并没有什么难度。

 可孔雪宫的政治诉求却远不如此,因此他便瞄向了政治正确。

 为了自己能结结实实的踏向下一个阶段,他甚至不断拉低自己的身段。

 都是为了进步,虽然手段不光彩,但事实往往比手段更残酷。

 再说了,他也不是为了加害徐天华,能有一个研究生的学历,对于他未来的进步也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市政府几乎可以说是无条件的打开方便之门,在不影响市政府正常运转的情况之下,拿出了剩余部分将近百分之二十的财政助力北安县经济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