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事了离去、鲁国郓城(第3页)

 ……

 “啊呃啊呃!”

 古道之上,一只毛驴拉着车,朝前行驶着。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无名,潇洒离去的罗宣,此时却缩在车厢内,裹着小被,一副重症病人的样子。

 干宝嘟囔道:

 “师傅,”

 “说了不让你夜里赶路,你偏不听,这下好了,生病了吧。”

 宋玉捧着药碗,

 “师傅,”

 “喝药。”

 罗宣接过药碗,喝了一口。

 “咱们要是不在夜里走,那还能走的掉吗?门口还不得被乡亲们围的水泄不通。”

 当然,

 在离开前,

 他已经传信给宋王,表明四方城之患已解,算是没有白拿人家的东西。

 宋玉笑着道:

 “师傅说的没错,”

 “大家还没报答师傅的救命之恩呢,可不会轻易放人。”

 喝完药,

 罗宣问道。

 “前方是什么地界?”

 宋玉拿出地图,仔细翻看,顺着四方城往东看。

 “师傅,”

 “前面是鲁国地界。”

 “鲁国,”

 “那应该是儒家的地盘。”

 罗宣淡淡道,

 却并没有打算改变路径。

 儒家确实是诸子百家中的强者,但他可是论道大会魁首,根本不带怕的好嘛。

 车轮滚滚,

 驴车载着三人,历经数日光景,终于来到了鲁国。

 或许真是人杰地灵,

 罗宣的病都好了。

 郓城!

 看着城池上的两个大字,罗宣不由露出笑容。

 哟,

 这是到了及时雨宋江的老家啊。

 不过现在还是春秋战国,想要见宋江是不可能了,最多能见到宋江的老祖宗。

 三人进了城,

 相比宋国,鲁国别有另一番风貌。

 其中最显着的一点就是,儒家气息十分浓重,大街之上随处都可见身穿着儒服、腰悬长剑的儒生。

 同时,

 城中百姓也都深受礼教影响,一举一动都恪守规矩。

 见此情景,

 罗宣不由眉头微皱。

 这些人虽然看似恪守规矩,却怎么看都觉得不太自然,严重缺乏生活气息,太过古板呆滞。

 简单来说,

 你们他妈的都是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