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李秀才:天塌了!

 时间流逝,

 四周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逐渐沉浸到故事之中。

 罗宣的写作通俗易懂,

 而且讽刺对象是孔乙己这个儒生,郓城的百姓很容易联想到平日那些满口空谈、只说不做的无用儒生。

 诸如:

 “你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

 当听到功名不就,潦倒落魄的孔乙己,洋洋自得的向别人炫耀自己知道“茴”的四种写法,众人被逗笑了。

 “哈哈!”

 “像,太像了。”

 “那个李秀才不就是这样吗,日子过得穷困潦倒,饭都吃不饱,还整天仗着有文化,看不起其他人。”

 几名儒生脸色涨红,

 “肤浅!”

 “一群见识短浅的莽夫,这是微言大义,这是做学问,你们懂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即便被嘲讽的是孔乙己,

 但是作为儒生的一员,他们也一种被戳到痛处的感觉,一个个急的想要跳脚。

 这时,

 旁边有人嘲笑道:

 “典!”

 “这么急,不会是跟孔乙己一样,被说中了吧。”

 “你!”

 儒生大怒,

 刚想发作,却被同伴拉住。

 “冷静,”

 “这里可是钱首富的地盘,千万不能闹事,不然麻烦就大了。”

 “哼,”

 “君子有容人之量。”

 儒生自我安慰一番,

 然后继续盯着台上的罗宣,眼神中满是痛恨之色,此人竟敢败坏儒家名声,简直是太该死了。

 原文中,

 孔乙己是因为科举不足,又没有谋生的本事,最终在无声中死去。

 罗宣则做了改变。

 将李秀才的事迹融入其中,孔乙己因为逼死亲生女儿,遭到所有人的唾弃,最后在悔恨中凄惨死去。

 罗宣:“爽!”

 小说家主打一个快意恩仇,看谁不顺眼就直接写死。

 接着,

 便是全文名场面。

 “孔乙己道: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接连便是一连串难懂的话,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与此同时,

 现场观众也都发出快活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