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离开郓城,


 罗宣一路上继续宣扬小说家学说。


 这一举动无疑会引起当地儒生的不满和反对,明里暗里各种针对罗宣,想要打压小说家。


 只是,


 他们的那些手段,在罗宣眼中不过是小儿科。


 稍使手段,


 便能轻松化解。


 同时,


 由于小说家通俗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很容易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儒家是一败涂地。


 甚至,


 有些地方,


 罗宣都还没到,他的小说已经在当地传遍了,深受百姓的喜欢,气的那群儒生跳脚却无可奈何。


 于是,


 短短时间。


 鲁国的半数之地,竟都沦为了小说家的地盘。


 此时,


 曲阜。


 元始是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


 一开始,


 罗宣占据一城,他不以为然;


 占据五城,他眉头微皱,仍然自信;


 占领十城,他略感意外。


 当罗宣占领半个鲁国的时候,他彻底坐不住了。


 尼玛,


 这要是还不行动,整个鲁国的气运都得被罗宣给抢光了,还有儒家什么份。


 此时,


 想要制止罗宣,只能他亲自出马。


 但是元始最好脸面,若是让他主动去挑战罗宣,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毕竟,


 他之前还说过小说家不足为虑。


 犹豫一阵,


 元始想了个好办法。


 他公开声明要与罗宣论道比试高低,然后向罗宣发出邀请,到曲阜来论道比试。


 如此,


 他既不用屈尊,


 也能制止罗宣的行动,堪称一箭双雕。


 若是罗宣不来,无论是何种原因,在天下人的眼中,那就是怕了,小说家必定名声大损。


 ……


 鲁国,


 某地。


 罗宣收到了元始的邀请。


 他深知双方之间必有一场比试,于是索性答应了下来。


 接着,


 他带着两个徒弟来到曲阜。


 听闻罗宣到来,


 鲁国国君亲自出面,以礼相待,无论其真实想法如何,但必须要这么做,以彰显自己的爱才之心。


 至于元始,


 两人并没有见面。


 因为,


 当罗宣踏入曲阜的那一刻,两人之间的比拼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