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杂学
第一日的文院考试结束的很快,到了第二日,杂学院考试开始,场面就复杂了很多。不同于文院考试的统一命题作答,杂学院的考核方式多样,涵盖内容广泛,这也使得整个考核过程显得繁杂而有序。好在报考杂学院的考生数量相对不多。
王远山听说杂学院除了两位副院长外其余的十几位先生全部出动,分成不同的考核小组,分别对考生进行筛选。根据所有考生事先报上来的特长便由相对的先生负责测试。有的先生负责考核机关术,他们面前摆放着各种精巧的机关模型,要求考生现场拆解、组装,并阐述其中的原理;有的先生专注于农耕知识,询问考生关于节气、农时、作物种植等方面的问题;还有的先生考核医药学,拿出各类草药,让考生辨认并说出其功效和用法。
王远山怀着几分期待与好奇,也来凑了个热闹。他心里清楚,自己的特长在医术方面,而这也正是他最有底气的领域。
考核区域里,一位老先生格外引人注目。他面容和蔼,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皱纹里,藏着数不清的故事,深邃的眼神中透着睿智的光芒,正耐心地与每一位考生交流着,不慌不忙,仿佛每一次交谈都是一场知识的盛宴。
终于轮到王远山上前,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当他开口的瞬间,时间仿佛慢了下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医术交流就此展开。从常见病症的诊断,那些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症状判断,到奇方妙药的运用,每一味药材的特性、功效,以及它们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奇妙作用,再到对人体经络气血的理解,王远山的话语如潺潺溪流,源源不断,带着他对医术的热爱与钻研。老先生听得极为专注,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轻轻皱眉思考,两人的思维激烈碰撞,溅起无数智慧的火花,观点不断交融,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弥漫着知识的芬芳。
王远山心里明白,自己这点微末知识在这个世界的资深医者面前,或许只是沧海一粟,绝对入不了老先生的法眼。于是,他灵机一动,将自己在原来世界所了解的基础医学知识,巧妙地与这个世界的药理理论相互印证。他谈到人体的血液循环,对比这个世界对于气血运行的认知;说起病毒细菌引发的病症,和这里对疫病的理解相互参照。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让老先生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