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一场普通的年中汇报

“本季度的财报如下: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了558.87亿两,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2%,其中出口占比83.6%,净利润......”

 半年总结会那是哪里都逃不掉,当然晖这边特地和木叶错开了开会时间,免得可怜的首领要面临同时开两个会的窘境。

 上面的财报当然是“晖”交出的答卷,那夸张的数字占比,是这么多年厚积薄发的成果。晖的进口一向比出口少,今年的数字更是夸张到了一种程度,这意味着晖所属地区的自给自足机制运行有成,也意味着他们手中拿到的货币比往年多得多,从某种程度上导致部分地区的物价有浮动情况。

 市场经济这一块......鸣人是不可能完全搞懂的,他能看懂财报都谢天谢地了。其实那群老前辈们也不见得有多懂,但好在晖的基本盘足够大,总能挖出点懂的人才。

 “受限于环境、面积、当地政府等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基地发展情况是相当不平均的,但也普遍超越了所在地区的平均水平。在满足了温饱、教育、医疗等基础建设的前提下,财务部建议有余力的基地可以尝试向外投资,延缓内部的通货膨胀。”

 “投资是相当考验头脑的,一般民众没有那么高的洞察能力,很有可能落入陷阱。”

 财务部部长就等着这句话呢,他立刻掏出了新方案,并介绍起了“债券”这种新东西。简单来说,就是由晖向民众发起贷款,用民众的钱进行投资和建设,到期限后再连本带利一起还清。这对民众当然是利好政策,因为他们不需要承担投资的风险,有晖为他们上了一层保险,但同时,这也是对晖风投能力的考验,要是押错了宝,中间玩炸了,资金链是很容易断的。

 这个想法其实是财务部那边酝酿已久的,作为正常的管理组织,“晖”的属地当然是有税收的,但这个税吧,收的那叫个可有可无。因为只有达到了一定收入的群体才需要收税,而前期的这些基地,根本就没人能达到标准。所以,前期的建设,真的就是靠着“晖”自己开的那些商号做财政支撑的。现在,财报的数字已经非常可观了,税收方面却并未变动,征收的税款依旧不能达成地区经济建设的正向循环,这是个很不好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