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科学 工业与医学的狂想曲(第2页)

 毕竟,把人“对半切开”去观察体内的血液流动是不切实际的。 

 虽然约书亚确实尝试过对动物使用这样的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 

 约书亚已经给出了足够的内幕,现在是李维展现价值、证明双方可以在医学领域进一步合作的时候了。 

 “我们首先要证明,同一种动物,在同一个部位,血液的压力是接近于一个恒定的范围的。” 

 “这也是我的灵感由来。” 

 李维打开特意携带来的工具箱,从中取出了一个陶瓷做的骏马模型,向约书亚示意道。 

 “马的上脖颈二分之一处、接近中线的位置,有两条接近并行的、一深一浅的血管。” 

 李维在模型上指指点点: 

 “当马匹患上不知原因的重病时,马倌们会刺破浅层的那根血管,通过流出的血液颜色的深浅来判断病情。” 

 “这浅层血管流出的血液通常都是偏黯淡的,出血量也不大。” 

 「其实就是静脉血。」 

 李维内心默默补充了一句。 

 这种经验判断的方法确实存在并有效,还是艾莉丝告诉李维的。 

 “而当战场上,当我们需要送别负伤的战马时,又或者需要紧急补充水分时,刺破脖子上深层的那根血管就是一个选择。” 

 李维对着马匹模型的脖子做了一个刺击的动作。 

 约书亚会意: 

 “你是想说,战马脖子深处那根血管的出血量大致相当?” 

 “只看出血量是不够的。” 

 李维又从工具箱里取出了一根缝衣针粗细的“注射用针头”。 

 “注射”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加洛林时代,但解决不了“感染”在内的诸多问题被迫废止。 

 “灌肠”才是现今“体内注射”的主流。 

 这未尝不是一种误打误撞但歪打正着的成功范例。 

 所谓“大革命”、“大复兴”,就是在这样的荒诞和需求中日积月累出来的。 

 李维只是推动这些聪明的古人们少走一点弯路而已。 

 这段时间里,为了搞清楚这些“医学常识”,李维没少挨恼羞成怒的梅琳娜的拳头。 

 较细的中空

金属管因为缺乏应用场景,也就没了相应的制造模具。 

 真要让李维不计成本搞一根“注射器针头”出来,倒也并不是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