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观察并思考(第2页)

 对水泥路的质量检测自然是由约瑟夫亲自主持的。 

 “就是坚硬的水泥对马蹄的损伤比较大。” 

 “工匠们正在研究新的马蹄铁。” 

 牵一发动全身,有了需求,工艺的改良就不需要李维事必躬亲了。 

 李维点点头,想了想,又补充道: 

 “我会写封信,你回去时带给瓦兰城的车马局,让他们研制载货量更大的马车。” 

 “至于标准,就先以运载灭龙弩的运力为准。” 

 既然有了更高的道路标准,自然也该有这个时代的“大货车”和“火炮底盘”。 

 物流的效率是由载货量和速度共同决定的。 

 “理当如此。” 

 约瑟夫虽不怎么精通庶务,但这点道理还是能想明白的。 

 …… 

 聊完工程质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工人的待遇和内部组织情况了。 

 “是阿尔帕德大人的主意。” 

 约瑟夫此次前来还带了十多名参与了木材干馏和水泥路建设的“优秀工人代表”。 

 李维的心情颇为微妙——有些事情的发展实在是太过“巧合中的必然”了,李维也不敢断定是好是坏。 

 毕竟在前世里,李维唯一一次组织手下的工人抗薪就差点被请去喝茶了。 

 自那之后,有了一定威望和原始积累的李维才下定决心拉出一批愿意跟随自己的人离职单干。 

 在工会组织的建设方面,李维真的没有实际经验,也不敢有。 

 埃利奥特因为在达·芬奇身边脱不开身,带队的是亨德森。 

 除了振捣组和破拆组因为法师学徒的数量受限外,工兵营一二三分队的人数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增。 

 尤其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路基挖掘、整修工作,是许多只有一身力气的工人们的首选。 

 亨德森能够抽身来此,也正是因为他的职位最是可以代替的——当然这是资本家·李维的角度。 

 换个角度来说,亨德森是最能接触到那些只能卖力气的、薪资最低、数量最多的普通工人们的。 

 有在亨德森看来比较聪明但不怎么好学的、有喜欢偷懒的、有脾气暴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