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夜半


 「城市的命脉只有两条;一个是源源不断输入的物资,另一个是片刻不歇排出的污水。」 

 「凡是阻碍城市流通的,必将处以绞刑,只因他将是饥荒和瘟疫的祸首。」 

 ——《加洛林法典》。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维克托诗选集·帕拉汶》。 

 「城市中,一切卑鄙丑恶的东西,一旦用不到了,就会丢进下水道里。」 

 ——《列夫文选集·日瓦丁》。 

 「人类总是喜欢点评不存在的东西,比如说他们的城市下水道,再比如他们的道德。」 

 ——《罗多克·笑话选集》。 

 甜水镇,红灯区。 

 裹着红布的蜡烛和红色的窗帘成为皮肉生意的代名词由来已久、众说纷纭。 

 “砰!” 

 一声闷响,一具赤裸的女体从四层高的楼顶跌落,弹起,再无声息。 

 像是吸饱了水的白面布袋破碎,红色的汁水横流。 

 庞贝下意识地双手错握,捏紧了手里的火钳。 

 要是有格斗大师在这里,或许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北地剑术的起手式。 

 “别看,别管,低头!” 

 可惜这里只是红灯区污水横流的后街小巷,庞贝的身边只有老居里。 

 回过神来的庞贝配合地低下头,任凭老居里扯着他的胳膊向后退去。 

 几名打手口中大骂着“婊子”之类的污言秽语,从巷口现身,与两人擦肩而过,显然是要处理现场。 

 为首的打手嫌恶地看了一眼两人身上的背篓,吐了一口浓痰,拉开了距离。 

 …… 

 庞贝和老居里进出红灯区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等到下午,嫖客前来光顾生意的时候,两人就不允许踏足了。 

 以免“扫了老爷们的兴致”。 

 这也是“老大杜维”定下的规矩。 

 至于“老大杜维”长什么样、是男是女,庞贝尚无从查起。 

 庞贝只知道,红灯区最高最大的那一栋旅馆,就是“老大杜维”的住处。 

 庞贝已经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同伴,至于他们如何渗透,那就该是同伴们伤脑筋的事了。 

 “七个铜子,收好。” 

 来到晒场,今天的管事换了一个新面孔。 

 庞贝已经打听清楚了,晒场是亲王的某个亲戚治下的产业。 

 通过晒场,亲王府实际上垄断了肥料的产出。 

 至于收集肥料的过程,这种脏眼的活计亲王府自然不会过问,也就给了“老大杜维”等人生存的土壤。 

 但庞贝隐隐觉得,“老大杜维”还是太嚣张了些,超出了常规的“手套”该有的排场。 

 庞贝不知道是“老大杜维”另有背景,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手套”这种说法,还是大讲堂上李维少爷给他们普及的。 

 庞贝觉得十分形象。 

 没有和明显缺斤少两的管事计较,庞贝默默地捻起5枚铜币揣入怀中。 

 管事摸了摸自己的鼠尾胡须,露出了一幅“算你小子识相”的笑容: 

 “这个礼拜都是我当值,明天你去那个天秤称重。” 

 管事指了指不远处的另一个大号天平。 

 另一个天平是没有动过手脚的——当然,前提是你要懂得“孝敬”管事,大家一起赚亲王府的钱。 

 想到这里,庞贝讥讽地扯了扯嘴角。 

 当庞贝还是个斯瓦迪亚农民时,陪父亲在村子里交粮纳税,也是这样的光景。 

 没想到在大城市里,连“这种事”都能贪上一笔。 

 「还是城里花样多。」 

 庞贝有些理解父亲老于勒为什么不愿意住在瓦兰城了。 

 “别发呆了,走快些,晚了糠饼就卖完了。” 

 老居里推了推“喜欢发呆但肯卖力气的傻贝庞”,示意他赶紧跟上。 

 迈克夫妇家卖的糠饼有一些额外的门路,锯末比较少,一点油花给谷壳增添了别样风味,因此在贫民中格外抢手。 

 作为老手,老居里今天挣了十三个铜板。 

 红灯区,确实是个油水足的“好地方”。 

 庞贝连连应声,加快了脚步——临走前,他扫视了一眼,晒场来来往往的,少说有七八百号劳工。 

 据说,在甜水镇,这样的大晒场还有两个。 

 庞贝想知道,这些克扣下来的肥料,最终流向了哪里。 

 毕竟,克扣的金子可以用来陪葬,但肥料不行。


 ……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采蜜工”们总是能深入大街小巷的每一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