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宴会众生态


 贵族们的欢宴仍在继续。 

 “……半年的小阉鸡,先用海盐腌制风干,果木炭烤至骨肉完全酥脆,再辅以艾斯特杜马领的伊比利火腿、科什山脉的开口白蘑菇干、多瑙河出海口的半指虾虾皮以及各种香料研磨成粉。” 

 “我将它称之为「鲜粉」。” 

 据说是“全日瓦丁最好的‘杜泊尔菜系’宫廷御厨”正在向现场来宾介绍着晚宴的主食: 

 “最后再以秋季最肥美的母蟹打成肉泥,混着鲜粉灌入通心粉的馅料……” 

 单凭厨子的介绍,就能品味出眼前这盘其貌不扬的“清汤白面”造价不菲。 

 李维浅尝了一口,麦粉的劲道夹杂着汤汁的鲜美在唇齿间绽放,颇有几分前世记忆里蟹黄汤包的滋味。 

 要说有什么美中不足的话,就是香料放得太多,有些喧宾夺主了。 

 “汁水鲜美,口感爽滑有嚼劲,尤其难得的是没有水产品的腥味。” 

 李维并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人类对“鲜”味的追捧本质是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渴求。 

 和“酸、甜、苦、咸”一样,只要人类的生理还在正常运转,这种舌尖上的索求和反馈就不会停止。 

 而眼前这位厨师所属的“杜泊尔菜系”,据说便是以“咸与鲜”征服了天鹅堡上下乃至日瓦丁挑剔的味蕾。 

 「倒是有点像前世里的山东菜。」 

 李维心中默默盘算,打了个响指,身后侍立的纹章官会意地拍拍手,当即便有仆役们高举着几个盘子步入了宴会厅。 

 “……乳树香一盒、安息香一盒、小茴香一袋、棘露一瓶……” 

 纹章官高声念诵着谢尔弗对主厨的赏赐。 

 在加洛林的餐桌礼仪中,这种彰显财力的奖赏是大贵族的特权,也是相对不怎么熟悉的主客双方表达善意的手段。 

 国王格罗亚当初在天鹅堡的早宴上对李维的赏赐,其实就是这一礼节的变种。 

 何况对李维来说,没有什么比贵族、商贾云集的场合更适合“带货”了。 

 要不是自己的身份不合适,李维恨不得在天鹅堡里举办几场“展销大会”。 

 陪坐在李维身侧的多米尼克·马歇尔略显矜持地朝着李维举杯致意,对李维的慷慨和善意表示感谢。 

 主厨脸上的笑容比他亲手捏制的那些鲜花糕点还要灿烂。 

 这些萨哈沙漠周边特产的香料不仅是日瓦丁市场上有市无价的硬通货,在他一个厨子的手上更是能发挥出远超买卖价格本身的作用。 

 这让他喜不自胜。 

 “吉姆·泰瑞尔铭记李维子爵的慷慨。” 

 有名有姓的男爵主厨摘下自己的白色高帽,对着李维躬身行了一礼——正如之前所说,厨子从来不是贵族眼中低贱的职业。 

 而对现场有志于军功的年轻贵族们来说,李维这番无声的炫耀则别有一番意味——战争最直观的收益就来自对征服地区自然资源的掠夺。 

 …… 

 饭后甜点环节,登场的则是一位浓妆艳抹的中年妇人。 

 “帕丽梅夫人,日瓦丁最好的‘香料医生’,擅长以香料进行占卜和治疗,食疗只是这位夫人绚丽多彩的一生中的一小部分,但也已经足够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