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梅琳娜的一天(3)
「雄性体色灰绿,雌性体色金黄,形似枫叶,前肢短小,五指带蹼,后肢粗壮,指尖带爪,因此又名“爪蟾”。」
「用孕妇的新鲜尿液喂养雌蛙,当天即可产卵。」
——《伍德家的行医小助手·报子蟾》。
「一个愿意在社会环境中扮演角色的人,天然就会获得社会群体的庇护,无论这种庇护是有组织的、自发的还是无意识的。」
「在多数情况下,它表现为多数人愿意为某些特定职业的从业者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范围内提供一定程度的优待,物质或者精神层面上的。」
「当然,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天然希望有组织的庇护作为一种“神圣特权”来源于自己——至少他们是这么宣称的,无论是以神圣艾拉的名义又或者公民的名义。」
——《从斗争的角度阐释劳动对个人的必要性》,李维·谢尔弗。
-----------------
比起波士顿庄园,布克家族的庄园无疑要寒酸得多。
莉亚拜访波士顿庄园时,光是从大门走到约书亚一家的别院,就额外花费了半个小时。
而布克家族的庄园,刚踏入界碑,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建筑群了。
「就像梅琳娜和碧翠丝的身高差距那么大。」
看着几乎只到梅琳娜肩膀的碧翠丝·布克,莉亚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个不怎么礼貌的想法。
莉亚有些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收敛心思,再度加入了寒暄之中。
对于梅琳娜的到来,虽然在邀请方式上极为隐蔽,但布克家族欢迎的阵容仍然足够隆重。
碧翠丝的母亲、婶婶、两个姐姐以及男方的女眷悉数到场。
对于荣誉侯爵布克一家来说,即使抛开梅琳娜今天作为医生的身份不谈,“莫德里奇公爵大人最宠爱的嫡孙女”也是布克家族万万不肯得罪的。
何况梅琳娜本人虽然在公开场合露面不多,但个人的风评极佳,否则布克家族也不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梅琳娜。
萨姆维尔这样的纨绔们永远做不到的一点是,只靠家族荫庇是撑不起贵族评价体系中的“体面”的;“体面”是要靠自己的担当挣来的。
“感谢莉亚小姐的帮助……”
“还请梅琳娜小姐原谅布克家族的失礼,承蒙您的不弃与不辞辛劳……”
碧翠丝的母亲、样貌温软的布克夫人先后向莉亚和梅琳娜表达了谢意和歉意。
“这孩子实在是……唉,我也不好再责备些什么。”
“只是恳请梅琳娜小姐多多关照一些。”
布克夫人半是责备半是怜爱地抚摸着碧翠丝的长发,带着她再度向梅琳娜深施了一礼。
碧翠丝抚摸着自己尚且平坦的小腹,眼圈已经泛红。
相比之下,男方的几个家属面色就有些不自然了。
男方的姐姐不安地扭动屁股,嘴巴微张,似乎想要辩驳什么,随即被她的妹妹偷偷地扯了一下衣袖。
梅琳娜有意引导着话题,将每个人的微表情和小动作尽收眼底。
尽管李维不止一次向梅琳娜抱怨过贵族之间“过于冗长的寒暄”,但无论是李维还是梅琳娜都清楚,语言仍然是人类构建关系最重要的桥梁。
具体到医疗行业,家属的态度、病人本人的心理活动、家庭关系、经济条件……
在梅琳娜自幼接受的教导里,“医者仁心”的家族箴言,从来不是“照方抓药”那么简单。
-----------------
必要的寒暄过后,梅琳娜拎着医药箱来到了碧翠丝的闺房。
碧翠丝明显是个柔弱没有主见的性子,为了避免家属喧宾夺主,梅琳娜选择了在碧翠丝熟悉、私密且独立的空间为她单独问诊。
“我记得,你今年15岁?”
看着床沿上坐立不安、身形样貌都还是个孩子的碧翠丝,梅琳娜心中一叹——年纪太大和太小的孕妇都容易一尸两命——言语间仍是温和一片。
“马上,马上就十六岁了。”
碧翠丝不过巴掌大的小脸泛红,声音也是怯怯懦懦。
“恭喜……大概是什么时候察觉到的?”
梅琳娜一边给器具消毒,一边询问着碧翠丝的基本情况。
碧翠丝有些纳闷,这些问题刚才在外面母亲明明已经回答过了,为什么梅琳娜小姐还要再问一遍?
不过她一向是个性子温吞的,还是老老实实地作答道:
“
上个月的月事一直没来……这个月初的时候……嬷嬷说……请了奶妈来看,就说是怀了……”
梅琳娜点点头,接着问道:
“你七、八两个月和未婚夫有过几次?具体的日期还记得么?”
碧翠丝的脸红得像是要滴血,两只小手把裙边揉成一团,声音比蚊子也大不到哪里去:
“应该是……”
「孕期不到两个月,不一定能听得到胎儿的心跳。」
听着碧翠丝的报数,梅琳娜心中有了计较,取出听诊器,向床边走去。
“这,这是什么?”
看着梅琳娜手中“y”型的古怪器具,碧翠丝面露惧色,下意识地向床上挪动着屁股,两条腿不安地绞在一起:
“梅琳娜小姐,我,我有点想上洗手间。”
梅琳娜一怔,随即失笑:
“你先等一等。”
梅琳娜返身从医药箱里取出一根玻璃管,塞到了碧翠丝手中:
“尿到这里面。”
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问“你吃了没”。
“唉?!”
碧翠丝一惊,茫然的小眼神就这么无辜地盯着梅琳娜。
“你应该听说过‘报子蟾’吧?”
梅琳娜坐到碧翠丝的身边,握住她的双手给予安慰——比起面对面的交流,并肩而坐带来的压迫感要小上许多。
要是再隔开一块窗板,就是教会的“忏悔室”了。
碧翠丝点了点头,自从意外怀孕后,母亲就为她恶补了许多知识,当中就包括各种验孕的办法,最出名的莫过于“报子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