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张副都督的打算

 张副都督和阿蒙在厅堂会面后,便在堂中八仙桌两边的太师椅上坐定。
  张副都督刚与心腹开了个以‘拉胡文下马’为主题的重要会议,现在正口渴,在佣人上了两盏新茶后,喝了两口润了润嗓子,问道,“阿蒙姑娘从涪州了来,可知道涪州内有一间药馆名延寿堂。”  阿蒙点点头,惜字如金的回答,“知道。”  “那阿蒙姑娘可认识延寿堂的坐堂大夫陈延寿?”  阿蒙并不惊讶于张副都督会认识陈大夫,但她惊讶于对方会特意问起,她心中虽疑惑,面上不显分毫,依旧惜字如金的点头回答,“认识,与陈大夫有过几次交集。”  张副都督笑了,“陈大夫近来可好?”  “教书育人,编纂医书,悬壶济世,心情很好,身体也很康健。”  她心中寻摸了一下,猜测对方或许与陈大夫有着别人不知道的交情,便又补充道,“虽说陈大夫无家人相陪,但有小徒子苓为伴,又有友人明先生与被他视作儿女的老大关照,日子很自在。”  张副都督微微一笑,叹息似的说道,“听他过得不错,我也就放心了。”  其实,陈延寿与张副都督之间确实有着旁人不知道的深厚交集。  陈家和张家皆以医传家,自祖上起就有来往,所以两家可称得上世交,因而陈延寿与张副都督幼时也会随着父母时常往来,关系很好,称得上‘竹马之交’。  后来,张副都督决心走科举之道,放弃继承家传,而陈延寿却是深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一心秉承家训济世救人,他们这才渐渐疏远。  再后来,张副都督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革命党的一员,时常会有麻烦缠身,为了不给陈延寿带去麻烦,便从未去见过他,而今川军内部权力之争从未平息,他亦不好将贸然去拜访,只托石庚生在陈延寿有麻烦的时候暗中关照几分。  阿蒙不知道说些什么,便随口问了一句,“都督与陈大夫有故交?”  张副都督微笑着说,“不过是些旧事罢了,不值一提,你口中那个被延寿视作儿女的老大可是请柬上所书的翁执安。”  “正是。”阿蒙掷地有声的回答。  见她隐隐露出与有荣焉的神色,张副都督我味微微挑了挑眉,看来,那搅弄一方风云的翁执安的个人魅力确实过人,能让她手下的人一心一意跟随。  对涪州内部的团结情况做了个预估,张副都督又问了些与陈延寿和玉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无关紧要,阿蒙也都一一作答。  气氛不再那么紧绷后,张副都督问了一个在他看来最紧要的问题,“三日后会宾楼饮宴,翁大当家除了邀请我,可还有邀请谁?”  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阿蒙便回答道,“除了您,只邀请了胡文胡副都督。”  闻言,张列五的眼睛眯了眯,邀请胡文……  涪州是石庚生管辖的地盘,西征前他被尹大都督点了将,而今还在数百里之外,致使涪州群龙无首,让已经倒戈向袁的胡文有机可乘,眼下心心念念的只想立功,荡平涪州,抓捕觉醒报的同人编辑。  既然如此,翁执安为何会给胡文发请帖?总不至于是求和,他虽未见过翁执安,但他认为,能搅弄起这些大事的人不会选择坐以待毙,难道她要给胡文下套。  她和胡文之间的事为何又要给他发请帖,是想请他站台……还是要他做个见证人?  张列五隐隐有所感觉,但眼下还无法完整的将这些猜测串联起来。  不过,若翁执安需要他站台或做个见证人,也未尝不可。  虽说胡文现在背后站的是袁大总统,但山高皇帝远,就算西南发生了什么不如他意的事,他也鞭长莫及,更何况,等他反应过来,早就变天了。  川、渝二州合并后,他主动将正都督之位让与尹昌仪,是因为尹昌仪年轻有为,品行、能力都极为出众,但这并不代表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爬到他的头上,且那胡文是两面三刀之辈,他更瞧不上。  张副都督微微垂着头,眸中掠过一丝冷意,尹昌仪如今出征在外,恰好是掌控川政府最好的时候,袁大总统绝不会给尹昌仪回来主持大局的机会。  他得早做打算,务必要在不引起川军内部混乱的情况下,将胡文手上的势力击溃,断绝袁大总统掌控川系的念想。  除了尹昌仪外,石庚生也很难回得来,他所管辖的涪州等县,也需要一个新的能主持大局的主人。  翁执安……  或许……这次的宴会是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