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会面后续
从会面的这一天开始,川、渝二州的某些角落开始逐渐发生着一些外人难以发觉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制药厂和兵工厂的紧密筹备。
虽说川军的军费不算充足,但尹大都督,张、胡二位副都督和熊师长的私人资产可都充裕得很,加上许多支持他们的财主们投资,咬咬牙也能将制药厂和兵工厂搭建起来。 不过,眼下却是以制药厂为主,兵工厂所要求的工业化水平太高,不是说搭建就搭建的,待制药厂正式运转并产生收益,他们才会正式投入兵工厂的创建,毕竟有了制药厂托底,他们也敢稍微跋扈一些。 会面的第二天,玉清替胡文书写的陈情书果真发布在了广益丛报最显眼的位置。 当天下午,胡文家中的电话催命似的乍得响起,他深吸了一口气,颤抖着手接起电话,果不其然,耳边传来了袁大总统怒火滔天的声音,但就是在这一刻,他心中生出了一种尘埃落定的实感。 他已经无路可走,除非有法子瓦解尹昌仪、张列五、熊瑾和翁执安等人的联盟,现在张列五已经将制药厂提上了日程,这些人有了更大的利益牵扯,眼下是瓦解不了的,那就只能加入,一条道走到黑了。 袁大总统确实快气炸了,他原以为胡文要干一波大的,没想到他是拉了一坨大的,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什么都没干,自己就先怂了。 但很显然,袁大总统极其之不希望不被他掌控的张列五任川军政府的代理大都督之位,因此只怒骂了胡文一通,全然没有提起更换代理大都督之事,大约想就这么糊弄过去,等风头过去再将自己人安插去川军政府。 但这只是袁大总统的一厢情愿,他想打马虎眼过去,有些人却不会白白浪费胡文掀起的这一波浪潮。 尹昌仪配合着胡文,接连不断的致电中央,请求袁大总统任命张列五为代理大都督,尹昌仪甚至提起,要进军雪区,早日平定雪区,回川州主持大局。 这下子袁大总统可不能装死了,他不想因得罪了大不列颠国而无法从临时大总统转为正式大总统,而雪区的平衡又需要尹昌仪来平衡。 出于各种原因,僵持了一个多月,袁大总统终于发下明令,任命张列五为代理川军政府代理大都督,并暗中派人接触他,试图策反。 此事尘埃落定之时,玉清也收到了两封远渡重洋的信。 一封来自王令棠,他成功入学了德国慕尼黑大学,开始了军事理论的学习,同时他接触到一位来自爪哇的留学生,交谈间发现对方似乎与爪哇的首富黄先生有一些关系,而黄先生是一位有爱国思想的华侨,因此王令棠在信中说,他会进一步与那位留学生接触,争取与黄先生搭上,拉到他的投资。 另一封信来自鹤翊云,不负所望,翊云也已经顺利到达德国并成功入学了莱比锡大学,而且蔡民友先生已经喝了她的茶,收了她做亲传弟子,传承他的教育理念,所以,这段时日除却两人各自的事,大多数时候蔡先生都在为翊云上课,将自己这些年所得倾囊相授。 玉清短信后便提笔写回信。 王令棠的爱国意志强烈且坚定,这会成为他无往而不利的利器,她相信他能做到信中所说与离开前的誓言。 而鹤翊云很珍惜这个留学的机会,蔡先生思量再三后决定传她衣钵便证明了她将自己的信念付诸了实践。 不过蔡先生毕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公费留学所供资金远远不够,而今蔡先生要教导翊云,更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兼职赚取生活所需。 作为鹤翊云的家属,理应为蔡先生奉上束脩,让他和黄女士没有后顾之忧,也让翊云能心无旁骛的提升自己。 于是,她从自己的小金库中掏出一部分资金充足束脩,连同三封信一起交到明知南手中,请他新资助留学生一并带去德国,亲手交给蔡先生。 没过几日,明知南资助的留学生出发了,牛在野也吊着根胳膊回来了。 虽说牛在野此刻的模样狼狈至极,但面上的喜意将他此刻的心情暴露的一览无余。 他喜气洋洋的告诉玉清,渝州剩下的那部分山区都被他带着人扫荡了一遍,且人都已经整编完毕,该杀的杀,该练的练。 如今的渝州,明面上的势力有熊瑾的第五师,暗地里的势力有玉清的民兵团,整个西南,大约没有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