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烧纸(第2页)

 因为江文峰也没睡,江母也就没有费事儿去上闹铃了。

 把香又续上两柱,江母本来想拿过针线笸箩继续纳鞋底,也被江文峰阻止了。“咱俩谁都甭想干费眼睛的活儿。”

 最后江母拿出一个小筐,里边装着的是她整理整齐的麦秸秆儿。反正平常小筐也好盖子也好,或者是小篮子和草帽,都用得上。

 母子俩干脆编起了麦秸秆辫子,辫子编成四股的,这样最后需要做成什么,就用针线给缝起来定型就好了。

 这个活儿你只要一开始起好头儿,后面顺着手感就可以继续往下编,也不费眼睛。

 他俩就这样手里头编着麦秸秆儿小辫,然后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生活当中的一些琐事。

 等到快十一点半的时候,窗户外边零星的传来一些鞭炮声响。

 江文峰拿出江文岚上次买的挂鞭,跟江母说:“妈,这个挂鞭太长了,这要响好一阵儿的话,左邻右舍一听响这么久就知道咱们买的是贵的挂鞭了。财不露白,让别人发现咱家过的宽松也不好。要不然就剪一半儿吧?剩下的一半儿等过元宵节的时候再放也不那么显眼儿。”

 江母说:“你别剪一半儿了,剪三段儿吧,初五的时候破五也得放鞭炮,得崩穷。”

 江文峰听江母这样说,拿出剪刀将其分成了三段差不多相等长度的挂鞭。稍微有那么点儿出入,也就不在意了。至于他剪断的时候掉下来小炮仗都被他收在了旁边,准备明天白天跟两个表哥出去玩儿的时候放。

 江母把江文岚叫醒说:“该送祖宗了。”

 江文岚揉了揉眼睛,缓了缓神儿坐起身之后,下了炕就开始跟江母一起收拾。

 将饺子尖儿掐下来一点儿放到了那个盛着水的碗里,江文峰拿着剪短后的挂鞭,还有火柴。江母抱着两个纸包袱。,手里拿着充当筷子的4根线香。江文岚端着那碗放着饺子尖儿的水,又拿着两张单独放置的纸钱。

 三个人出了家门往南走了走,停在了道路南侧胡同口。

 这条胡同通往村南边的墓地,村人死后都葬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