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王海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看来强哥没看错人。” 

 机场扩建这样的大型工程,首先要通过资格预审。 

 竞标公司需要提供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同类工程业绩证明、技术人员资质证书等一系列材料。 

 这些东西翰海都不具备,只能想办法借用其他公司的资质。 

 通过资格预审后,才能进入正式投标阶段。 

 投标文件里除了标书,还要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工期计划、质量保证措施等。 

 这些专业性很强的文件,都需要从外面请专家来做。 

 最关键的是工程量清单的报价。 

 报价太高会失去竞争力,报价太低可能无法保证利润。 

 而且还要考虑其他竞标公司的报价策略。 

 项民风在这方面经验丰富,这是翰海最大的劣势。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流程。 

 在这些流程之外,还有更复杂的因素要考虑。 

 比如开评标过程中的打分导向,专家评委的选择倾向,以及其他竞标公司的背景关系。 

 最重要的是时间,从资格预审到最终定标,通常需要两到三个月。 

 而按照王海的说法,公司等不了那么久。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想办法拿到工程,还需要想办法加快进度,在某些环节上做些“技术处理”。 

 对于第一次参与这种事情的杨鸣来说,他完全是一窍不通,为了能够尽快进入状态,他每天都泡在办公室里,桌上堆满了各类招投标书籍。 

 这天下午,杨鸣又带着新淘来的一把紫砂壶去了袁主任家。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登门了。 

 袁主任看到杨鸣,脸上依然带着和煦的笑容,将他请进书房。 

 “主任,这把壶是清代末期的老紫泥,您看……” 

 袁主任接过紫砂壶,手指轻轻抚过壶身,很是满意:“这段时间让你费心了。” 

 “主任您说的哪里话。” 

 袁主任笑了笑,示意对方坐,然后说起了一个故事:“小杨啊,我们老家有个农民,种了一辈子地。有年他看到邻居家种梨树挣了钱,就想也种。可他那块地是祖辈传下来种水稻的,土质不适合种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