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想要深入了解(第2页)

打开笔记本电脑,上次遗留的画面再度弹出——这些是最初保存在黄山的数据文件,内容多为一些不明图案。

我盯着它们,试图从中找到某种共性或隐藏信息。

尝试多次无效,但不经意间注意到其中两张图像似乎能拼在一起。

调整位置和角度竟意外匹配,于是灵感闪现:原来这些是分割开来的大幅水墨画的一部分。

随后按同样逻辑将所有画面组合完毕时,一幅惊人的全图出现在眼前。

一条超大规模生物跃出水面的壮观景象呈现出来——其形巨大如斯,船仅及鱼眼,若以此估算则身长约一百米之谱。

这种规模至今尚未有记录存在。

脑中浮现出《庄子》所述的“北冥有鱼”。

难道传说中的“鲲”

真实存在?对比手头上另一份传真件上的图片更证明两者内容相同。

正凝神思索,电话打断思绪。

“喂?谁啊!”

听到女孩清澈的声音,才意识到是大学时代的旧识小冯。

作为地质系毕业生现在博物馆工作的小冯笑着说:“请帮忙还这般恶劣态度?得重新考虑下是否继续相助咯!”

道歉后得知骨骼鉴定的结果,它确实不同凡响。

虽非恐龙等物种化石,也与鲸或陆栖哺乳类动物相距甚远;但初步测试显示年龄约为两千年前。

挂断电话后整理思绪,结合之前获取的所有资料,越发觉得这巨骨很可能和秦皇东渡相关。

尽管如此依然存在疑惑:这样的结论究竟意义几何?为何那些人会对一个历史传说如此重视呢?

等待答案揭晓只能寄希望于二爷明日的回归了。

第二天清晨,我心情愉悦地下楼到附近的粤式茶馆享用早茶。

点了一壶铁观音、一笼虾饺和一份萝卜糕,这些简单却恰合我意的食物。

对于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真正喜欢品茶的不多,而铁观音那独特的清香浓厚以及持久的香气,却是让我特别钟情的一种茶。

难怪它被誉为“七泡有余香”


正当我在慢慢品尝这茶时,一位看起来大约五六十岁但依然充满精神的人走了进来,尽管他的头发已斑白,可挺直的脊背和快步的步伐显示出他仍然十分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