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另有隐情


 卿国公一字一句,试图以这些证据构建起不容辩驳的事实。
 

 然而,九王爷依旧保持着那份超乎常人的镇定,他缓缓踱步至物证之前,逐一审视,随后一一反驳:“卿国公所言差矣,此等书信,笔迹虽似,却极易模仿伪造,况且内容含糊,既无明确日期,亦无本王署名,何足为信?至于人证,卿国公或许不知,本王府中并未养过幕僚。”
 

 九王爷话音刚落,以卿国公和三皇子为首的众人皆是一惊,先帝曾经在时便一直听他说九王爷不同寻常,今日一见,果真不同凡响。
 

 连幕僚都不养,便能手握天佑的军政总权,难怪人在京城,便能派奇兵拿下他国过境数城,这缜密的心思和超凡的能力,何人能及?!
 

 不想,九王爷根本不给他们思考的机会,便让手下冷月逐一询问那些所谓的人证,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细节的把握,很快便在证人口供中找到了前后矛盾之处,使他们支吾其词,无法自圆其说。
 

 朝堂之上,形势急转直下,原本看似确凿的证据,瞬间变得漏洞百出。
 

 皇帝的眉头越皱越紧,显然对这一连串的反转感到不满。
 

 最终,他拍案而起,怒声道:“卿国公、三皇子,朕本以为尔等身为朝中重臣,行事必慎之又慎,未料今日之举,竟是如此草率!证据不足,妄加指责,不仅损及九王爷之名誉,更是动摇了朝纲!”
 

 皇帝的训斥如同惊雷,震得整个大殿一片死寂。
 

 卿国公与三皇子面露尴尬之色,连忙伏地请罪,不敢抬头,跟随他们的人也连忙紧跟着趴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这场风波,最终以九王爷的从容应对和皇上的严厉训斥告一段落,但也让所有人意识到,宫廷斗争的水,远比表面看起来要深得多。
 

 而九王爷的气度与智慧,在这场风波中,更显得尤为突出。
 

 卿国公府中,一处幽静院东中,烛光摇曳,卿国公与卿初妍正密谋于书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