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小丞相南下(第2页)

 他也让宋令虞不必纠结,既然不爱太子,那就不要管太子的阿凝究竟是谁,太子到底喜欢的是谁。

 她只要利用太子就好了。

 “瑄王,估计也会去。”郑氏沉思道。

 就像宋令虞不会要求太子也去一样,但太子定然不顾自己一国储君的身份,不坐镇朝堂,不怕家被偷,权被夺,那个恋爱脑也一定会跟着宋令虞。

 而瑄王,十有八九,也是一样的。

 这两个身居高位,正在夺嫡的,是最不能离京的,何况外出会遭遇很多来自对手的暗害刺杀,最容易有去无回。

 但郑氏和宋崇渊可以肯定,这感情用事压根不顾大局的两人,一方越是去了,另一方也更是会跟着去。

 “快去快回,注意安全,为父希望你们此行能有最大的收获。”宋崇渊叮嘱着宋令虞,跟宋令虞碰了一杯。

 非皇室中人造反,需要的是民心,宋令虞要在民生上有一番作为,在民众中建立威望,被拥护。

 宋崇渊和宋令虞制定了防洪治水的方案,又给她分析了南方的官场形势,各大势力派系,让她过去后结党营私,把南方的势力拉拢到自己的派系中。

 郑氏听着父子二人的交谈,宋崇渊浑身上下都透着指点江山的风范和魄力,不是上阵打仗,却仍有一种决胜千里之外的筹谋,感染得她都些雄心壮志,热血沸腾了。

 她一直都知道虽然宋崇渊最擅长的是玩弄权术,勾心斗角,但他学识渊博,通地理、农业,水利等各方面,专业绝对够硬,堪为一国宰相。

 而她的虞哥儿虽为女子,却并不输男人的雄韬伟略。

 她对比起父亲是年少了一些,没有父亲稳,可她这种敢作敢为敢闯的劲,又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风采?

 当然,她并不是只管撞上去的鲁莽,她是因为胜券在握,才敢去干,已然能脱离父亲的扶持,独当一面。

 天下多少人都对大奸臣望其项背,一生都无法企及他的高度,只能仰望膜拜他。

 同样的,再没有女子能如她的虞哥儿这般。

 她要努力提升自己,不说配得上宋崇渊,以后她做了太后,得有太后的风范和能力。

 “不必挂念你母亲,等你回来的时候,你母亲正好该生了。”宋崇渊跟两个儿子喝了好几杯饯行酒,到了晚间就有些醉意。

 他靠坐在榻上以掌心撑着半边脸,墨发滑落一半,那张脸在灯火中,眯眼的样子慵懒又迷离,抬起膝盖碰了碰外侧郑氏隆起的肚子,嗓音有些沙哑,“累了,歇下吧,嗯?”

 郑氏还在挑灯夜读。

 到了孕晚期特别辛苦,但她仍然废寝忘食的学习很多东西,比如看账本,对下人的管理,府中庶务各种,比寒窗苦读的还勤奋。

 陆氏还在管理着府中庶务,只是陆氏身体是真不好。

 本来宋崇渊想让二儿媳妇帮着陆氏,让陆氏养身体的同时,也多跟大儿子绵延子嗣。

 他的子嗣还是太少了,子嗣越少,一个家族走向衰败灭亡的速度就越快。

 只有子嗣多了,家族才能更加兴旺,千秋万代。

 宋令虞虽然是女儿身,但她要是生了孩子,那也是宋家的血脉。

 宋崇渊并不排斥对方是外孙,在他心里都是一样的。

 然而,宋令虞根本就不打算生孩子,现在做太子妃一直不愿怀身孕,以后死遁完全恢复男儿身,那就更不可能了。

 宋崇渊现在已经开始发愁,要是宋令虞做了皇帝,以后皇位传给谁?

 宋令虞要是过继一个孩子,那还不如传给他的将才儿子。

 凭着这点,宋崇渊觉得自己也没必要跟宋令虞争谁当皇帝了。

 宋令书无疑担着传宗接代的重任。

 宋崇渊是想给宋令书纳妾的,但宋令书什么都逆来顺受,唯独在这件事上那是誓死不从。

 郑氏吹了枕头风,让他因为宋令书遭遇的折磨和虐待,而对这个嫡子愧疚。

 他到底还是放弃了念头,只让宋令书和陆氏生孩子。

 庶出的二儿子和妻妾们也得多生。

 现在郑氏是正妻了,宋崇渊打算让当家主母掌中馈。

 不过要等到郑氏生产后。

 现在郑氏先学习着,白天陆氏教她,晚上就是宋崇渊很耐心的,从看账本到管理下人,经营铺子各方面都手把手,一步步教她。

 大奸臣除了不会兵法,上阵杀敌外,其他方面他都精通,几乎是全能了。

 “相爷累了便先歇着,妾身看完这个铺子的账本。”郑氏接触了后,才真正意识到宋家真的是家大业大。

 宋崇渊皱眉,伸手夺了郑氏手中的账本给扔到地上去,强势地把人按到榻上,搂入怀里,“你自己累着就算了,本相的将才儿子该睡觉了。”

 他话虽然这么说,却在情动。

 但他实在宝贝将才儿子,不敢真的做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