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瑄王成大当家的,抢小丞相做压寨夫人!(第2页)

 最好是哭出来,被他按在怀里狠狠地亲,蹂躏。

 她越哭,他越兴奋,那是最厉害的催情药。

 但是宋令虞还是发现瑄王的目的不在于杀太子,他就是要抢走她而已。

 于是宋令虞推走挡在自己面前的太子,“跑!”

 *

 京城这边。

 官员们真没想到,小丞相南下,恋爱脑的一国储君跟着去也就算了。

 瑄王竟然也告了假,大家心知肚明,恐怕瑄王也追着小丞相走了。

 各自派系的人只能连夜快马加鞭往各个地方传消息,不过难免会有滞后,且太子他们都有意掩盖了行踪,所以冲撞了他们的,被处置只能自认倒霉了。

 像山匪们这类,自然也有他们得到消息的渠道,纷纷躲在寨子里,打算近三个月绝不作恶,但谁能想到太子和小丞相会让神机营打过去,剿灭他们呢。

 朝堂势力和地方势力那都是有联系的,官官相护,太子和小丞相此番动作,让朝堂上的官员一时间也夹起了尾巴。

 何况现在是大奸臣坐镇朝堂。

 官员们本以为大奸臣会趁此机会大肆血洗一番朝堂,结果不仅风平浪静,反而大奸臣和善得不行。

 他对谁都和善地微笑,甚至拍下官的肩膀,“没错,不出意外的话,三个多月后就是本相那将才儿子的满月酒了。”

 “你们都得来,不用备厚礼随份子,本相反而要对你们重重地赏赐。”

 “到时候将你们的家眷都带来,沾到喜气后,说不定你们的夫人也能怀上一个文曲星下凡,或是将才儿子。”

 “每年南方的洪水都是不可避免的,不怪户部和工部失职。”

 “……”

 文武百官们:“……”

 但凡大奸臣是皇帝,恐怕这会儿已经因为将才儿子,而大赦天下了。

 大奸臣恨不得让全天下都知道自己得了一个将才儿子,自掏腰包捐出一千万两白银用于赈灾,美其名曰给将才儿子积福积德。

 他都捐了,其他官员们自然也都跟着捐。

 当然,你要是不捐,核善的大奸臣有的是手段让你捐。

 他可是佞臣之首,手里握有太多人的把柄和罪证,现在不知道发什么癫为国为民了,分分钟能给某些官员来个九族消消乐,抄家没收家产。

 是以,朝中官员各个都很识时务,今年用于防洪治水救民的赈灾款,比过去几年加起来都多。

 昭帝得知数目后,既好笑又好气。

 他得替南昭的百姓,感谢大奸臣的将才儿子啊。

 当然,大奸臣这么做也是为了儿子。

 有了钱就能为百姓造福,去南下治水的宋令虞得到了百姓赞颂,在自己的政绩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昭帝就跟白总管感慨,“宋丞相这个父亲,比朕做得更合格。”

 白总管不敢接这话,只能在心里认同,可不是嘛。

 大奸臣的掌控欲是强了些,但也有好处,不管是瑄王还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子,他总是在给他们铺路。

 宋令虞慢慢脱离了他的掌控,能独当一面了,他就为其鞍前马后,配合着宋令虞,每次都为宋令虞收拾残局,叫宋令虞没有后顾之忧。

 这次他说得是让宋令虞历练,其实并没有舍得完全放手,他尽自己最大的力,把路给儿子铺得平一些。

 “还得是宋卿,南下的要不是她,换谁都会受到重重阻碍,非但治水无效,还会被南方的‘洪水猛兽’吞了,有她爹在,她和太子南下定是一路畅通无阻,此次治水赈灾,必定比旁人,过去每次都有成效。”

 每次天灾受苦受难的都是百姓,不仅因为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不足,避免不了天灾带来的伤害,更是因为官员们的腐败。

 天灾苦得是百姓,达官贵人们却能因此中饱私囊,有机会贪污受贿,一层层克扣赈灾款,到子民手里的所剩无几,还要用各种方式剥削百姓。

 但宋令虞去就不一样了。

 大奸臣权倾天下,可不是只是说说的。

 他的一声吩咐下去,各个地方的官员,派系势力,南方的官场,还有谁敢为难小丞相的?

 他们只能配合。

 昭帝关心完了民生,又问白总管:“宋家和霍家是不是已经在私下走定亲的流程了?”

 本来堂堂丞相的儿子娶亲,应该是很隆重,京城人皆知的。

 但因为宋令虞是女儿身,跟霍菡属于双方自愿的交易,加上为了不让太子和瑄王破坏。

 所以宋霍两家的定亲很低调,外人几乎不知道。

 大奸臣还是那么雷厉风行,定亲的流程已经走到纳吉了,也就是送聘礼。

 霍菀现在是霍家的当家人,这段时间就忙碌着这些。

 当然,这件事她是和祖父商量过的。

 祖父被昭帝召过去一次,回来后没说别的,他们霍家同意这门亲事。

 霍家是太子一党,小丞相娶了霍家的庶女,那不代表着跟太子一个阵营了吗?

 人人都知道大小奸臣跟瑄王反目了,开始拥护起太子,那么这场让关系更牢固的联姻,利益捆绑,就很有必要了。

 霍菡南下后,霍菀时常在她的房中,一坐就是几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