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深山老僧

第33章 皆大欢喜(3)(第3页)

 郡丞哈哈大笑着说道:“之前我们都知道,在这三方当中,郡府是最弱的。怎么不知不觉之间,郡府已经凌驾于另外两方之上了?哈哈哈哈……”

 “最重要的是,郡府本来形同虚设,此事一过,声望、利益、民心、权威……,好像什么都有了。”平时很沉稳的功曹谢方,也不再压抑自己的激动。

 只不过,他们还没有看到更深远的意义。

 常说“普天之下,若非皇土”。可在蔡成如此操作下,“皇土”悄然变成了“官土”。

 这一字之差,可是天翻地覆。

 官田意味着什么?

 首先就意味着不允许买卖。

 官府资产,不属于任何个人,而是属于大汉皇朝。

 谁要想买卖大汉朝的资产,估计得皇帝陛下和三公九卿全部同意才行。

 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而有了如此门槛,岂不是就等于无法买卖?

 “把所有土地都收为官有”,本就是打破土地兼并的利器。

 蔡成要在大汉朝掀起一场土地革命,而东莱郡就是革命的摇篮和试验区,“土地官有”则是革命的第一个目标。

 其次,农户对土地只有耕种权,自然要向官府缴纳田租。

 蔡成打算把所有赋税,全部归于田租中,然后自然打破了“佃二税三主五”的收成分配方式,直接变成了“佃七税三”。

 如此低的赋税,官府怎么生存?

 其实,只要先解决大汉的粮食问题,再发展大汉的商业,仅凭商税,就不知道有多少,哪里还需要农户纳税?

 当然,当前农户还必须纳税,只不过在蔡成这里,把赋税降低了。

 得到最大利益的,不是郡府,而是广大百姓。

 当郡府通告荒地皆属郡府、官地不可买卖后,士族豪绅再无法吞并农户的土地。

 这就完了?

 当然没有。

 蔡成还有后续手段,以保证士族豪绅不那么抗拒,也能保证东莱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