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深山老僧

第48章 千头万绪(1)(第3页)

 为了不破坏农田,大工坊延伸的方向,都是一些贫瘠土地或荒地。

 尽管很大很广阔,但占黄县地域不及十之一二。

 东莱地广人稀,此时倒成为一个优势了。

 其实,蔡成对大工坊的规划,是遍及整个青州的。

 君不见,后世的胶东半岛,处处是企业,家家有制造车间……

 一步步来好了。

 制药、冶铁、炼钢、兵器等工坊,同样重要,但总需要时间。

 战略发展初期,只能是一边发展民生,一边增强自保能力。

 还有两天,就进入中平二年了。中平二年,是埋头发展时间。

 看完工坊建造工地,蔡成又去了孤儿院。

 这段时间里,郡府已经盘下了很多宅院,而且相互打通,形成了一个有如容纳数万将士的军营一般。

 当然,房屋也仅仅能满足一万多孤儿居住,只为渡过这个冬天。

 给孤儿的授课,现在已经开始了。

 管氏和左家,派了几个蒙学先生,专门教这些孤儿识字。

 蔡成倒是想教这些孤儿算学,可他简单的想了一下,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不可能同时给一万三千多人同时讲课。

 但如果要分班,哪怕是每班两百人,每个班讲一个时辰,一天讲四次,为这么多孤儿上完一轮课,也需要十八天。

 无奈之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给孤儿们讲故事。

 来给孤儿讲故事的,还有蔡成的姐姐蔡妍。

 蔡成给了蔡妍一本《女子故事集》,然后让蔡妍负责孤儿中的女孩子,自己负责男孩子。

 这样,蔡成面对的就只有八千多人了。

 每次故事会,他先给两百人讲。然后由这两百人再讲给其他孤儿。

 蔡成如此做,有两个目的:

 其一,用故事启蒙孤儿的见识;

 其二,在这些孩子中,培养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能说会道之人。这些人,将是他培养的第一批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