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深山老僧

第64章 嚣张郡吏(第3页)

 最后告诉他们,只要做的是对天下有利的事情,要自然而然,不要反对,要按正义行事。

 一句话,蔡立就是当面在骂他们,无礼无智无义。仁义礼智信,为君子的基本要求。他们无礼无智无义,连君子都做不到,如何称得上是儒生?

 下首的郡吏,顿时被蔡立骂得羞愧不已。

 汉代之人,还是很有羞耻之心的。

 但也有几个郡吏被骂得恼羞成怒,马上高声反驳:“农庄之事,如何‘之于天下’?”

 意思是,农庄的事,怎么能说对天下有利之事呢?

 “呵呵,看来你连圣贤书都没有读通,就敢混入郡府内张狂妄言。”谢方也有些怒了。

 功曹是什么职位?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负责人事的hr,或者是组织部长。

 看到这个郡吏对太守不敬,而且敢说农庄之事,不是“之于天下”,他觉得有点挂不住脸了。毕竟这些人都是要经过他考察的。

 谢方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免得这些郡吏以“不愠”来攻击他。

 “天下大事何为重?无非一个‘农’字。农事不兴,朝廷何来富强?天下人何来果腹之食?君不闻: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时。可见在我儒家心目中‘农’之重。

 “如若不是农事不兴,导致众多农户再无生路,就凭太平道,就能蛊惑数百万众?黄巾入东莱才过去多久,你竟然敢言农事非‘之于天下’?”

 其实,功曹的怒斥,无非就是一句话:连孔圣人都如此重农,你一个小小的郡吏竟敢轻农?

 那个郡吏嗫嚅了半天,却再未说出一言。

 有人倒是想用儒家“不尚稼穑”(不提倡务农)反驳谢方,可仔细一想,做乡长只是管治农庄农户,并没有让他们这些读书人直接下田劳作。

 明显,儒家“不尚稼穑”也无法成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