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深山老僧

第133章 欢歌笑语

蔡必早在三月底,就组织了上百支从各个方向进入草原的商队,日后羊毛还会源源不断地运送回来。

 针织作坊成立,蔡成教会的那些教坊中女子,开始乘坐马车,以临淄为中心,开始传播如何“织毛衣”。

 会织毛衣的女性,再被各县组织起来,到各个农庄去传播。

 按此势头,用不了三个月,整个青州的女子都能学会。

 今年冬天,青州人不会再挨冻了。

 至于商队带回来的养马师,当然是拖家带口一起来的。

 草原上人口本来就不足,各部落都不愿意出卖奴隶,可架不住商队用雪花盐交换呀。

 每个部落交换一户,五年后,被交换之家,还可以选择是否回到草原,这买卖好像不亏。

 在山区,还出现了茶庄。

 在蔡成的指点下,农署在崂山找到了茶树。然后把茶树移植到各处,产出的茶叶还都有好听的名字:崂山春芽、蒙山碧绿等。

 原来的依靠微薄的山田和狩猎为生的山民,摇身一变,都成了茶农、蔗农,而且还都学会了炒茶和种甘蔗的手艺。

 甘蔗的种苗,可是商队深入扬州带回来的。

 蔡成知道,青州并不很适宜种植甘蔗,毕竟甘蔗是喜温植物。

 但也不是不能种,只不过产量低一点而已。

 哪怕产量再低,也可以为制糖作坊提供原料呀。而且把甘蔗种下后,就让它们自由生长,平时根本不用去管,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茶叶和甘蔗,就可以改变山民的生活了。

 胶东半岛除蒙山、泰山地区外,其他主要是丘陵地带,山民数量可是不少。

 你别说,炒出的茶叶,用开水那么一泡,喝上一口,清神洗脑,别提有多惬意了。

 别人不说,仅仅是青州的世家大族,都抢着去农家乐买上几两。

 当前只能去农家乐买,别的地方根本买不到。

 至于牧府所说的蔗糖,目前还没把甘蔗种出来,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只要想想,也足够让人垂涎欲滴了。

 有了茶叶这种新产品,青州人对牧府公布的其他从未听过的产品,就有了无限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