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深山老僧

第149章 调兵青州(1)(第3页)

 大汉把乌桓安置在幽州四郡:辽东、辽西、右北平和上谷。

 分别设置辽东乌桓大人苏仆延、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以及上谷乌桓大人难楼。

 数十年发展下来,以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最为强盛,故而,其他三郡乌桓皆推丘力居为乌桓大单于。

 其实,乌桓本就被北匈奴和鲜卑打得苟延残喘了,在与张举、张纯联合造反时,也不过二三十万人口。

 乌桓与匈奴一样,与大汉是世仇。

 乌桓本是东胡后裔,从汉武帝战匈奴时就已经存在。

 只不过在数百年里,他们时而投靠大汉,时而背叛大汉,还不时闯入大汉境内劫掠。

 于是,大汉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派驻的幽州刺史也好,还是护乌桓校尉也罢,可没少欺负他们。

 张举、张纯、丘力居凑在一起,历数近年大汉的种种劣迹,一致认为,大汉气数已尽。

 于是,张举居渔阳,张纯居中山,丘力居合四郡乌桓,开始准备起兵。

 乌桓兵少,可加上张举渔阳之兵、张纯中山国之兵,起码能聚集十几万兵马。

 大汉朝廷能有多少兵马?对内,他们要面对如白波军之类的黄巾余党和各方盗匪,对外,当前凉州羌胡与张温的讨伐军打得有来有往,暂时不分胜负。

 此时,正是朝廷虚弱、北方空虚之时。

 从中平二年中,他们就开始准备起兵事宜。

 中平四年底发生的一件事,则成为他们起兵的导火索。

 中平三年被张温征调的三千乌桓精骑,由于朝廷欠发军饷,直接从凉州跑回了乌桓居住之地。

 临战而逃,本就是叛军,而且还会牵连整个乌桓。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张举、张纯、丘力居就这么反了。

 丘力居集三郡乌桓,再加上张举、张纯的兵马,十几万人,屯兵肥如。

 不是四郡吗?

 上谷难楼没来与丘力居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