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深山老僧

第228章 大汉之势(2)(第2页)

 谁知蔡成的思绪刚起,门外传来童子军急迫的声音。

 “启禀主公,南边有急报。”

 蔡成皱了一下眉。

 我的心思就这么有力量吗?刚刚想起,就挑动了京都那边?

 “送进来。”蔡成平和地说道。

 诸葛亮反应快,小腿奔腾,已经跑出门去,取过急报,递于蔡成眼前。

 郭淮白了诸葛亮一眼。“哼,就你会来事儿。下次我必然抢行。”

 蔡成打开急报,游览了起来。

 荀彧在一旁惊诧。“怎么成公子这边信报都是用纸张传递的吗?”

 要知道,东汉末年,除世家大族、朝官州吏和戍边之将外,军队中根本不可能用纸张传信报。

 一则,纸张太贵,一般人用不起;

 二则,军中识字之人太少,不会写信报。

 三则,信报容易损坏,如遇上天降大雨,渗透到装盛信报的竹筒之中;或者容易丢失,如路遇匪寇,杀人夺物。

 马上荀彧就反应过来了。

 成公子拥有造纸作坊,而且还是大汉最为珍稀的左伯纸,哪里会用不起纸张?

 何况,他在青州就知道,不要说护民军,就连治安军之人,都是抽晚上的时间,去上大学堂的夜校,可见青州学风之盛。搞不好,护民军从上至下,所有将士都识字也说不定。

 还真被荀彧猜对了,护民军已经扫除了文盲,人人识字,人人读书。

 蔡成于青州隐忍三年多,可不是什么都没做。

 蔡成深信伟人的一句话: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不仅如此,护民军斥候还都学会了速写和拼音。用速写字符和拼音拼凑在一起的军报,保密性极佳,谁也看不懂。

 不过,由于拼音和速写,都已经开始普及,蔡成已经开始准备另一套军报方式了。

 在他离开青州前,已经成立了密码司,同样归于何山属下,每日都在研究如何简单便捷,又清晰明了地写密码信。

 密码司中人,全部来自青州孤儿院。

 他们有专门的研究地点。白天在大学堂学习,晚上回到住处,就开始研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