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塑强汉深山老僧

第229章 任青州牧(第2页)

 荀彧内心感激涕零,躬身致礼。“彧必惮心竭虑,不负公子之托。”

 荀彧也想开了,只要蔡成不想自立代汉,他必为其呕心沥血。

 至于蔡成建议荀彧修书家室,迁移青州,荀彧却有不愿。

 可蔡成只一句话,便让荀彧打开了心结。

 “文若尽管将妻妾迁于青州临淄。只要夫人上孝下慈、贤惠持家,何虑外面洪水滔天?”

 蔡成心中暗笑。“如此,你之长子便可于明年出生了吧?”

 蔡成可是知道,荀彧七个子女,可都是惊才绝艳之辈,日后在大汉均将大放异彩。

 就在此时,门外又有童子军报传:“禀报主公,河套大捷。”

 其实,现在最让蔡成挂心的就是管亥率领的征西军团了。

 管亥虽然勇武,在谋略方面却有欠缺。

 如此,蔡成才把赵云、张杨都派去他身边辅佐于他。

 现在突传捷报,而且还是大捷,顿时让蔡成喜不自胜。

 这封捷报可没用速写符号和拼音,而是正常文字。

 一通读完,蔡成还不过瘾,还想多读几遍。可看到荀彧那幽怨的神色,还是把捷报递给了荀彧。

 征西军团在年节前大河(黄河)刚刚封冻,就于西口渡过河了。

 在北方过大河有个讲究,要么冬季利用大河封冻过河,要么就得等初夏或深秋之季。

 为什么呢?

 黄河在初春开始解冻后,河面上会有大量的冰凌。

 上游飘来的坚硬冰凌,对河中船只伤害很大,甚至能够刺穿渡船的船底,故而不宜摆渡。

 到了夏季,实则也是雨季,河水湍急,过河的风险较大。

 直到深秋,水面下降,水流趋缓,方可渡河。

 尤其在大河下游,也就是如今河南、山东等地,春季是两岸隔绝之时。河上满是冰凌,根本无法过河。

 管亥军过河后,并没有盲目行动,而向河套之南部,派出大量探马。

 而他自己则率领征西军团,悄然进至高奴(令延安),潜伏了下来。

 为何如此谨慎?

 要知道,凉州之叛乱,就是起于凉州北地郡的先零羌(羌人的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