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排排坐,吃果果

奉天门早朝,文武官员根据官职高低分列在御道两侧,和电视剧中看到的文武百官不一样的是参加早朝的人数。

 明朝的早朝是在京所有正七品以上官员都要到场,总人数超过1000人,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由部门中层之上的官员提出(正四品)或者御史、给事中提出。

 禀奏之事按照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顺序进行,最后是其它需要奏报的事情。

 在上朝之前孙继宗已经把拟好的折子和钱币已经给了高谷,毕竟涉及到铸币的事情在文武百官前由一个勋贵提出来不太好,也不符合皇帝的预期。

 “臣,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高谷有事启奏。”在轮到工部启奏的环节,高谷向前一步启奏道。

 “高阁老有何事需要奏请?”景泰帝坐在龙椅上问道。其实他知道要高谷要说什么,新币发行的事情已经在百官那边酝酿好几天了。

 “陛下登基四年来,国泰民安,万国来朝,大治景象初显,新币发行已是民心所向,工部此次已经将银元、银角、铜元、铜板四种面值的新币样板做出,请陛下龙目预览。”说罢就将十几枚钱币双手呈上。

 景泰帝心里那个爽啊,赶紧示意小太监拿上来看看,银元他已经见过了,但是吩咐下去的铜元和铜板、银角都没见见着。

 景泰帝拿起铜元、铜板、银角、银元放在手心内对比,发现四枚新钱的工艺和图案都是一致的,只是在重量、材质、面值上有所不同,以他的审美来看真的无可挑剔。

 对于这种推翻祖宗之法的新币,景泰帝开始是有疑虑的,但是曹吉祥说了一句,登基之赏钱,就给完美回避掉了所有的祖制问题,无非就是一不小心赏钱造多了嘛。更何况,对于银元的出现,礼部所有的官员出奇的保持一致,完全没有反对的声音。

 景泰帝把多余出来的钱币,让小太监拿下去给各部尚书分别传看一下。

 同时高谷继续说道:“新币采用新工艺熔铸,铜七成半,锌两成半,色泽金黄,不易生锈,字迹图案清晰,不易磨损,防伪技术可以使其流传千年。壹文铜板中净含铜8分,拾文钱总重八钱,上面的锦鸡绕牡丹代表了发行年份是景泰四年癸酉年,钱币周边的百鸡图代表着百鸟朝凤、万国来朝,背面祥云代表我大明国运蒸腾日上。”

 如此一解释,座上的景泰帝对于没有年号的心结就彻底没有了,图案的寓意可比冷冰冰的文字要好,随便拿出一枚来都是我大明的文化,连说了三个好。

 高谷觉得这种装逼时刻太爽了,虽然钱币不是他工部造的,但是是他来讲解的,也代表工部有面是合作者,回头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把宝源局塞到新的造办处衙门里,那样铸造新币的功劳就能分一点出来。

 同样跟他有一样想法的是金濂,若是新币发行,户部的宝泉局就不如并到造办处,这样也可以减少官员开支,分到一部分铸币的功劳,至于反对,户部都多少年没铸造铜钱了,他户部的宝泉局可是遍布全国两京一十三行省若干官员小吏工匠,一睁眼全是要钱的,给这些人一个前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