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总是得罪人的江渊(第2页)

 江渊被王宪说的满脸通红,怒道:“你目无上官!居然敢这么说话!”

 杨善、赵荣、周瑄很默契的向边上跨一步,拉开与江渊的距离,表示这货我们跟他不熟。

 金濂赶紧上来打圆场,“王小子,这个活宝跟孙镗孙都督关系不错,你就看在孙都督的面子上,不要跟他计较。”

 江渊听了这话,还要继续说话,生生的被旁边的金濂给按了下去。

 唉,老爹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不过我听说是老爹救了江渊,这货是不是太二百五了。他不是想考我么?那好我也给你出个简单的问题。

 “听闻江大人是西川有名的英才,劳烦大人算个题,我这里有100堆银元,第一堆里有一银元,第二堆有两银元,第100堆里有100个银元,我这里总共有多少银元啊?这是我七岁的时候就算的题,看在江大人您年老体衰的份上多给你点时间就一刻钟吧,我当年小,三息就算出来了,不过写出答案用了六息。”王宪出了一个经典的5050数学题。

 “竖子你是在羞辱我?!”江渊气的要蹦起来了。

 金濂赶紧把纸笔塞到江渊手中,怒道:“江大人赶紧算!”金濂真害怕了,他可真知道王宪年纪小,脾气可真不小。他是朝廷尚书这个级别与王宪接触最多的人之一,另一个是高谷。

 别人听到这个杀三百倭国使团成员,都以为是王宪差手下干的,他是真知道王宪是会杀人技的,司礼监工匠里的几个铁匠和官员不听他招呼,被这小子按在地上暴揍,最后当时的司礼监太监兴安亲自出来道歉并且把那几个觉得技艺非凡的工匠给下狱事儿才算完,里面还有一个是兴安的亲戚,到现在都没放出来。

 江渊见到金濂这个态度,心里也咯噔一下,这什么情况?金濂虽然比江渊大八岁,比江渊早入朝十多年,江渊宣德五年中进士,金濂可是永乐十六年进士。妥妥的前辈老师级别。

 见此情形,江渊也开始思索这道题的解法。王宪这时还不怕事儿大的跟身边白素素说:“素素,去提一箱银元来,摆出一百堆来让江大人参考着算。”

 白素素起身到外面找人领银子。而这边江渊开始尝试加数量,可是他很快想到单独自己这么从头加到到尾肯定能出来答案,既然这个王宪说自己三息就能算出来,肯定有简便的方式能够算出来。

 算学在明朝各经科中属于末尾,因为不能给朝廷歌功颂德,不能对长官溜须拍马,不如诗词能流芳百世,不似律法能经事断案,这些人也就少有涉猎。

 而王宪这一棍子正好打在要害上,要是江渊说个诗词让王宪来,王宪也就瞪眼了,因为课本里学的是唐诗三百首,明朝之后能记得的诗词,也就是教员那几首了。

 这边江渊怎么算的王宪不知道,他就坐在边上看着白素素在桌子上摆银元。这些文官不知道天高地厚,不把他们的信心打击到,以后还会在自己面前蹦高。

 终于在时间的最后一秒,江渊把这个题目算了出来。正要向王宪炫耀,王宪对着白素素说道:“素素,告诉江大人你是怎么数的?对了,我家这个素素家里穷,之前帮着父母在鼓楼街上摆差摊。”

 “少爷,我把第一堆一个银元和最后一堆的100个银元放在一起,这样就是101个银元,然后第二堆和第99堆放一起,又是101银元,如此这样,我就有50堆101个银元,合计就是5050银元。”白素素一边说自己算的过程,一边把摆好的银元开始往一堆上归拢,这样一边解释,一边用银元的摆放来展现效果,让在座的几位大人瞬间明白了为啥王宪三息就能算出来的原因,这样算简直是太简单了。